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古建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入选南开大学第三批党建质量提升“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学院党委按照《南开大学党建质量提升“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要求,对照建设标准,结合“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任务,积极开展培育创建工作。学院党委对标对表“五个到位”,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学院和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力彰显。
加强思想引领 夯实党建基础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标杆院系建设期间,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学科+思政”工作理念,注重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辅导报告等制度化活动带动全院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院党委制定《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党委委员联系人才制度》等,加强对党支部的指导和高端人才的政治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帮助解决师生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诚信教育,定期开展工作研判和实验室安全检查,切实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和实验室安全工作底线。
学院严格落实《专业学院工作细则》,发挥好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等议事决策机构作用,确保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发挥好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通过开展师生趣味运动会、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插花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集体观影等活动,培养师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在井冈山,师生代表追寻先辈足迹,通过党史暨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学习井冈山精神;在延安,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党性”专题培训,感悟延安精神;在天安门广场,师生们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升国旗仪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奔赴深圳比亚迪总部,在“强国行”共建暨访企拓岗实践活动中,回顾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以党建为引领,学院师生奔赴祖国各地,在躬身实践中把“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宗旨,转化为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青春答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师生赴井冈山开展党史暨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
学院组织教师在延安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党性”专题培训
教工能源党支部组织师生赴比亚迪总部开展“强国行”共建活动
创新活动载体 提升党建水平
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打通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各支部除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还举办学术沙龙、参观实践、联合共建等活动,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斗力量,强化担当作为。赴西安交通大学科教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赴中海油天津有限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小米集团等企业开展支部联合共建、科研项目对接、访企拓岗等,形成党建与业务双促进双提高的良好局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教师赴西安交通大学科教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交流
学院联合天津市国家安全局公开展演原创话剧《萧明华》,以美育实践加强师生的国家安全教育。该话剧以萧明华革命经历为线索展开,讲述了萧明华奔赴台湾、筹建组织、坚决革命、被捕牺牲的动人故事,于一方舞台向观众展现了一位女英雄波澜壮阔的一生。话剧主演、萧明华扮演者、学院硕士生能材所支部党员李司淼说“《萧明华》是一面旗帜、也是一面镜子,为我指引方向,也令我自省,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应以她为榜样、为指引,将小我融入大我,践行青年使命。”
话剧《萧明华》剧照
学院各支部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支部活动。教工能源党支部探索建立支部党员轮流讲党课制度;实验平台党支部与校内外相关学院实验技术团队开展共建,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学生党支部组建“成材报国”科普宣讲团,面向大中小学、社区街道、党政机关等开展趣味实验秀、科学家精神宣讲等,覆盖万余人次,受到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
先进功能材料党支部与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开展共建活动
建设期内,学院党委坚持以高标准开展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工能源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教工先进功能材料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天津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并顺利结项。目前,学院党委共有6个党支部、1个专职组织员导航站入选南开大学党建质量提升“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党支部入选比例达到50%。院党委在2022年度二级单位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中获评优秀。在学校“创最佳党日”活动中多次获奖。
服务中心工作 推动事业发展
院党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特区和具有材料学科特色的考核评价机制,优化教师服务保障体系,为人才队伍开展好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标杆院系建设期间,学院学科建设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喜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目前,材料学科ESI排名达到全球第54位,位列0.354‰。1名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4名教授入选国家高端人才,学院国家级人才比例高达32.8%。卜显和院士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马儒军教授荣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曾乐老师入选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瞄准国家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重大战略目标,在国家级重大项目、国防科技项目上实现突破。学院重点项目科研成果实现快速增长,在无机合成及配位化学领域和柔性传感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科研成果接连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学院教师始终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科技服务与社会实践,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成绩还体现在育人成效上。学院党委积极引领青年人才参与学生培养,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大创”项目指导教师,带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访企拓岗等活动。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发挥老教师在师德传承、业务提升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有效形成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环境,培养出了“挑战杯”全国一等奖获得者、Science发表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生项目获得者、周恩来奖学金、“南开十杰”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举办材料学科知识竞赛、“寻找身边的材料”挑战赛、优材榜样经验分享会等系列活动,依托“育材工作室”,学院构建了“点线面体”四维育人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保障。“育材工作室”指导教师、先进功能材料党支部书记马儒军教授表示,青年学生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导向,有计划地提升自身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成果,攻克更多“卡脖子”难题。
接下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将进一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和历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元为纲,巩固深化“对标争先”培育行动计划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成果,以“南开发展有我在”的责任担当,落实好“双一流”建设目标,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过程中,贡献更多南开材料人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