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南开团队在核子结构与强相互作用物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8-06 18:45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程丹)8月4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王玉明教授团队在核子结构与强相互作用物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成果以“核子形状因子的次领头阶QCD预言”(Next-to-Leading-Order QCD Predictions for the Nucleon Form Factors)为题发表于物理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核子形状因子的次领头阶预言

  王玉明教授带领研究团队的三名博士研究生黄勇康、施博轩、赵雪辰(现为南开大学博士后),创新性地将现代圈图技术与量子色动力学因子化方案结合起来,成功解决了重子硬遍举散射过程中的高阶修正与红外减除难题。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发现,计及次领头阶微扰修正将会显著增强核子形状因子在当前大科学装置实验能区的理论预言结果(如上图所示),从而具有极为重要的唯象学价值。

  该项成果一举刷新了自1980年两位美国高能物理学家Gerard Lepage与 Stanley Brodsky取得核子形状因子的领头阶预言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重子硬遍举散射理论研究的世界水平。此外,该项成果是王玉明教授团队近五个月来第3次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也是自从2022年起三年多来第6次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自从1919年Ernest Rutherford通过α粒子撞击氮原子发现质子以及1932年James Chadwick通过α粒子轰击硼-10原子核发现中子以来,人类在深度解析核子(包括质子与中子)内部结构以及动力学机制的历程中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漫漫岁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式进展,并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此,关于核子形状因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掀开物质最深处的神秘面纱和揭示强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结构(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人才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成果链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 https://link.aps.org/doi/10.1103/xz46-8ptk

编辑:刘喆萱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 2025 年国际前沿小...
2025国际货币论坛在京举办 聚...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庞代文...
南开大学“地球科学”学科新...
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一行来校...
南开团队获“创客中国”机器...
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孔子学院承...
中译本《日本哲学资料集》出版
范曾先生著作韩文版在韩国出版
南开大学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