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刘运峰:扎根讲台廿四载 坚守初心育桃李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8-11 10:36

南开新闻网通讯员 乔仁铭 吴双 记者 李梦楚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运峰教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育领域深耕不辍,用二十四载时光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育人赞歌。他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开设了涵盖编辑出版、中国现代文学、书法艺术等多领域的课程,积极投身教材编写及课程建设,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刘运峰因材施教,精心指导学生论文与实践,搭建相关实践平台,在科研上持续发力,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

扎根教学一线 投身教育改革

  在刘运峰眼中,教师职业既光荣神圣又责任重大。他始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从备课环节开始,他便投入大量精力,预先设想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对于生僻字的读音,他反复查证;对于学理性的问题,他深入钻研。即使是讲授了 10 年以上的 “熟课”,他也毫不懈怠,不断对讲义进行补充修改,更新授课内容,确保课程的时效性和专业性。每次上课前,他都会仔细检查讲义、带上参考书和经过备份的课件,用实际行动践行对教学工作的敬畏之心。

  近五年来,刘运峰力求能给更多学生提供指导,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开设了 “编辑出版学”“中国编辑出版史”“图书策划”“出版与数字出版概论”等多门专业课,为全校本科生带来了“中国书法”通识课,还为硕博研究生精心设计了 “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版本比较研究”等课程。

  刘运峰不仅专注于日常教学,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成绩斐然。近年来,他参编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独立撰写其中的重要章节,包括第七章《中国近代重要编辑家》和第八章《中国近代重要图书的出版》中第一、二节,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作出了贡献。

  此外,刘运峰独立编著的25万字的《中国编辑出版史二十讲》获得南开大学 2022 教材建设改革项目,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他主持的《出版与数字出版概论》入选南开大学“十四五”立项教材。

推动教学发展 践行因材施教

  在课程建设上,刘运峰同样成绩显著。2021年1月,他主讲的“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成功申报南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以培养研究生正确的编辑出版观和使命感为目标,通过讲授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编辑出版能力。课程结项成果《出版问道——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读书报告集》,不仅是学习成果的集结展示,对于学生们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

  刘运峰深刻认识到,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综合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仍然至关重要。因此,他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践行“通识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分析、判断和实践等多方面能力。他主讲的即使是专业面看似较窄的“出版与数字出版概论”和“中国编辑出版史”课程,也巧妙地融入了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校勘学、版本学、目录学、装帧设计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知识,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

  在指导学生论文和实践方面,刘运峰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对于每一篇学生论文,从论文开题到中期检查、预答辩、正式答辩的每一个环节,他都是严格把关,对论文进行逐字逐句修改,及时和学生沟通,提出具体要求。五年来,他共指导本科毕业论文2篇,硕士毕业论文12篇,博士毕业论文4篇,其中2名研究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刘运峰积极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与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南开大学—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刘老师平易近人,时常讲述亲身经历给予我们启示,鼓励我们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刘老师对待教学一丝不苟,对待科研严肃认真,对待学生宽严并济”“刘老师在课上会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地写一黑板的板书,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有他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刘运峰言传身教,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获得了广泛好评。

弘扬书法教育 促进教学相长

  自2013年2月起,刘运峰在全校开设 “中国书法”通识课并组建教学团队。12年来,该课程选课人数超千人,不仅深受本校学生喜爱,还吸引了众多来自日本、韩国、越南、缅甸等国的留学生选修。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许多零基础的同学实现了从书法“小白”到能够掌握临摹和简单创作的飞跃。

刘运峰在讲授书法课

  通过对书法史和书法创作知识的讲授,刘运峰让南开学子领略到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审美素养。课程的开设,为南开大学美育课程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运峰深知,教学和科研对于大学教师而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日常教学和指导研究生过程中,他善于从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现问题、受到启发,实现 “教学相长”;同时,他在读书和思考中不断挖掘科研题目,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做到“以科研促教学”。

  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刘运峰始终保质保量地进行科研工作。近五年来,他主持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郭沫若年谱新编”,已完成60万字的书稿并申请结项;获批并完成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22年著作资助项目——孙犁年谱简编,最终成果《孙犁年表》于2024 年11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刘运峰在《光明日报》《读书》《中国编辑》《出版与发行研究》《鲁迅研究月刊》《中国书法》等报刊发表有关编辑出版、中国现代文学与传播、书法等方面论文30余篇,其中大部分成果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教师简介

  刘运峰,男,中共党员,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出版学科共建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刘运峰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文学与鲁迅研究、中国书法等,编著出版有《鲁迅全集补遗》《鲁迅著作考辨》《版本•文本•故实——中国现代文学与传播论丛》《中国编辑出版史二十讲》《藏书——因鲁迅而展开》《中国书法赏珍》《鲁迅辑印美术图录全集》《鲁迅书衣录》《孙犁年表》《文房清玩——笺纸》等。

编辑:李梦楚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
南开大学举办《中国特色社会...
南开团队在核子结构与强相互...
云南省贵金属集团控股股份有...
上合组织峰会青年志愿者上岗...
中国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
南开团队在低能量子色动力学...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刘运峰...
第十一届元素有机化学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