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一生一事,一世如诗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4-11-30 21:36

悼念叶嘉莹先生
  

      编者按: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今天上午在天津举行。连日来,各级领导同志、叶嘉莹先生生前友好及学生、南开师生和广大校友、海内外各界人士,通过不同形式表示沉痛哀悼,向叶嘉莹先生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大家共同追忆这位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的卓越风采与高尚品德,表示愿承先生遗志,再攀李杜高峰,奋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南开大学新闻网记者 李享 闫瑾 学生记者 张馨予 鲁登宇 袁鹤宁 摄影 吴军辉 宗琪琪 刘烨辰

  

  11月24日下午,南开园笼罩在初冬的寒意中,有一朵荷花在绽放百载后安然合上了花瓣,留下满池莲子、满园荷香。

“萧瑟悲秋今古同,残荷零落向西风。

   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

  
   

  得知叶嘉莹先生逝世的消息,南开师生自发来到迦陵学舍。晚风裹挟着寒潮前夜的凉意,震颤着学舍西侧外墙学生敬献种植的玉兰花树,手写卡片与束束鲜花在橘色灯光下述说着悼念的哀伤。

  

  有学生停下自行车,从口袋中轻轻拿出手写的卡片。“来不及准备,这是我的告别。”有人亲笔画下一朵荷花,墨迹尚未干透,悄然蒸发着透明的想念。自行车划破长夜的寂静,车铃的叮当声于夜色中回响,余音渐渐拉远,抻成长长的思念。迦陵学舍门前,悼念者用踱步的脚印,刻下告别的诗行。

   

  八里台校区逸夫图书馆连夜设立灵堂,学生、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纷纷来到现场。灵堂中央,花圈层层簇拥着叶嘉莹先生的遗像。照片中的叶嘉莹先生面带笑容凝望远方,先生吟诵诗句的声音似乎正在耳畔重响。由叶嘉莹先生弟子、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汪梦川题写的挽联“一老证斯文,从忧患修来,作词中仙、天下士;百年闻至道,守孔颜乐处,是仁者寿、圣之时”置于遗像两旁。

  灵堂中央,人来人往,有耄耋之年的学者,有身着校服的孩童,他们是好友、是后辈,是诗词爱好者,更是先生的学生。在知识的库藏中与学生再会,告别好像不过是课间暂时的休息,上课铃声会再度敲响。

   

  深深的三鞠躬,寄托着吊唁者的敬重与感激。离别的不舍具象为一封封唁电唁函和一首首挽联挽诗,陪伴在先生身边。冬日的北方,满室花朵皆为叶嘉莹先生盛放。“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就这样逐月而去、踏着花香。

“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

    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11月25日晚,地标建筑天塔为叶嘉莹先生点亮。“便在天上吟人间”,在天津的天际线,由光影绘就的诗教长卷于市民的仰望中徐徐翻阅。

1999年,在南开与研究生讨论

  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张元昕与美国东北大学的妹妹张元明及母亲一同飞越一万余公里,从天空的另一端赶往天津。“最后一次跟先生深入交谈,是2018年5月,我们促膝长谈到深夜,那天晚上,天气特别晴朗。最后一次见到先生,是今年7月先生农历百岁华诞之时。那时的先生已疾病在身,但她依然用虚弱的声音教导我们,夸奖我们的学习成果,谁知一别成千古!”先生曾说:“如果我要倒下去,我也要倒在讲台上。”作为先生最年轻的弟子,华裔女孩张元昕曾因叶嘉莹先生诗教精神的感召,13岁被南开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从美国来到南开就读。“她的心中是古往今来的圣贤,是星汉灿烂的诗人,更是天下所有的人。”而今,她已效仿恩师投身教育事业,和家人一起在美国教授华裔家庭中国古典诗词。

  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指导的首位博士生、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部主任迟宝东接到消息时“人还是一下子蒙了”。今年叶嘉莹先生百岁华诞之际,他与同门弟子共同为老师定制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幅精美的荷花屏风。“先生看到这份礼物时非常喜欢,我们能感觉到她的惊喜,我们总盼着她能好起来,谁想到……”他回忆说,“叶先生的离世,无疑是学术界与教育界不可估量的损失,然而,她的学术精神与教育理念将如同那清雅的荷花,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绽放,熠熠生辉,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迟宝东悲伤的声音中充满力量。

  南开大学已故教授,我国现代著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鲁迅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李霁野,曾被叶嘉莹先生称为“影响我后半生教学生涯的前辈学者”,他的家属发来挽联“诗人风度词人心,传播风骚海外钦。桃李满园齐赞颂,终生难忘绕樑音。”叶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写下“九品莲生诗即心身无尘赤子昭寰宇,百年仙去情牵天国学界宗师耀古今”的感叹。

  中国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台北家中接到电话,往事一幕幕涌上她的心头。“我很羡慕她的境界。”席慕蓉说,叶嘉莹真正地、完全地发扬了诗教,“说‘成功’有点俗气,叶老师从来没有去追求所谓的‘成功’,但她完全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她是成功的”。

  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在尚未踏上文学创作之路前,常常去抢座位听叶嘉莹先生讲课。听闻先生辞世,他心情复杂,为她一生成就感到圆满,也深感不舍。“叶先生有一种精神的力量,我最怀念的,也最为之感动的,正是她一生推广古诗词的苦行僧精神,以及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传承锲而不舍的精神。”白先勇还提到,叶嘉莹先生的诗教影响广泛,在两岸都有很多学生,她对于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把两岸文化界、学术界的人们连结在了一起。

1979年初,来南开大学时为中文系学生授课

  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授课时,能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甚至讲台旁、教室门口、窗边也都是听课的学生。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原常务副校长陈洪和叶嘉莹先生有着密切的交往,他回忆起1979年叶嘉莹初来南开的情景,“当时我还在读研二,那时候为了听叶先生的课,同学们拥进南开的阶梯教室,需要在门外维持秩序,叶先生的课在南开掀起一阵清风。”有一次讲座,他看到叶嘉莹已经讲了两个多小时,就递了一个条子,希望她休息一下,但她还是继续讲了下去。”熟悉叶嘉莹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从教一生永远站着讲课。

  “叶嘉莹作为一位诗人、学者、教师,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能把诗词的精神讲活。”南开大学文学院原院长、中文系系主任沈立岩说,“叶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能深深进入到每一首词当中,体会到其细微处,并通过讲解传递给我们、让人感同身受,我觉得这种能力特别可贵,我们的教育事业中特别需要这样的好老师。”

2019年8月,“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决赛在南开举办,叶嘉莹先生寄语参赛选手

  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几乎捐献了个人的全部财产,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永言学术基金”“迦陵基金”,以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承发展事业。荣获叶氏驼庵奖学金一等奖的赵可欣同学曾到甘肃支教一年,用奖学金为学生购买诗词讲解的书籍、定制诗词书签和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河南盲童徐铭泽,通过认真聆听学习叶嘉莹先生著作《给孩子的古诗词》,在黑暗中点燃了人生的光。

  网络云端,由南开大学学生会发起的献花活动已获得超五万人次的参与。“长长的一生,化作一首永诀不息的短歌。”在各个平台的搜索榜单和评论区,来自全球各地的网友通过留言及弹幕表达对叶先生的哀思与追忆。

  “叶嘉莹先生给南开大学植入了一颗诗词的‘种子’,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卢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叶先生已经身体力行、为我们践行了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后辈学人和青年学子将继续以叶先生为榜样,指引自己的学术道路和人生方向,努力将叶先生的师者风范和诗教精神代代传承。”

“菡萏多情故国开,离人今日又天涯。

  新秋几夜风兼露,可有寒香入梦来。”

  24日下午,93岁的宁宗一先生如约来到书店,可他没有等到要来和他相见的叶嘉莹先生的二女儿,等来的是先生病危的消息。几个小时后,得知叶嘉莹先生仙逝,宁宗一先生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作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小说戏剧研究专家,宁宗一先生和叶嘉莹先生有着近半个世纪的交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暮年别故友,宁宗一先生深情地说:“她是高寿。对我们来说,我们失去了一位尊长,失去了一位对我们有爱心的朋友、一位时时刻刻传递诗美的老师,这是遗憾。但我觉得,她的灵魂不死。”

2007年,在南开大学马蹄湖畔

  花虽落,香犹在。提及荷香,人们总是多了几分诗意的形容,清幽淡雅、温润内敛、若隐若现,相比其他花卉浓烈张扬的香味,需要调动一些通感的想象和片刻安宁的心境,才能发觉这缕荷香的无处不在。学界常用荷香比喻叶嘉莹先生的诗词教育精神,从儿时于战乱中观赏家中水缸里的荷花而发想对于苦难的觉悟,到落足加拿大后“百花繁茂,而独鲜植荷者”的心有所憾,再到邂逅南开大学马蹄湖畔“托身从此永无乖”的自我惕励与期盼,浸染在墨香中的叶嘉莹先生于人海中乘船前行,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诗里来,用凝结着毕生所学的荷香串联古今与东西、跨越专业与媒介,熏染着每一位有心之人。

  “叶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与传播,其学术成就斐然,著作等身,不仅为国内外学界所推崇,更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使无数人得以领略到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叶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人格,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使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在唁电中这样写道。

  在陈洪看来,叶嘉莹可以说是“一人而已”,既是诗词文化的传承者、教育者、研究者,本身又是很好的诗人。他举例说,叶嘉莹提出了“弱德之美”等前所未有的一些观点,构建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诗学体系,以及融通中西的超强表达能力,“听过叶先生课的人都知道,她能把诗词的美好和她自己的体验非常精彩地当场发挥出来。”

  陈省身先生、吴大任夫妇也曾和学生挤在讲台下聆听叶嘉莹先生的课程。叶嘉莹先生的保健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也是诗词爱好者,曾获叶嘉莹先生赠诗的他不胜悲恸赴灵堂吊唁,写下诗文“唯叹弱躯多羸疾,撑起诗坛传承新。胡杨不朽三千年,迦陵学派有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唁函中说:“她生于战火离乱,经历诸多苦难,却始终保持温暖明亮的人生底色,不计个人悲喜得失,将目光投向更远大,用诗词渡己亦渡人,无私真诚地关怀、悲悯着这个世界。她走过动荡漂泊的岁月,转蓬万里依然情牵故土,以中华文化为根,以家国情怀为脉,汲取西方理论注入传统诗教,别有开发、自成建树,将中国古典之美传扬海内外,用躬身报国的行动完成人生的意义。”

  叶嘉莹先生在读博士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师闫晓铮起初学习物理专业,在听过叶嘉莹先生的一场讲座后,燃起对中国古典诗词执着的热爱,努力跨专业考研至叶先生门下。“我入学时,叶先生已经住院了,但每次去医院探望,叶先生都会问我想要读什么书、有什么问题就跟她讨论,希望我能够完成学业。我总以为还有时间,没想到……”说到这里,他红了眼圈。

  在刚刚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悦读中国”国际学生讲中国故事邀请赛中,南开大学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曹秋慧以“中国诗词”为题,讲述了叶嘉莹先生传承中华诗教精神的人生历程,荣获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她说:“‘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 学习中文这么久,我第一次领悟到汉语的另一种美,叶先生用她那如诗般的语言,将中华诗词的深奥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解出来,激发了我对诗词的兴趣。我想将这份美好传递给世界各地的朋友。”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重温叶嘉莹先生传递的诗词精神,领悟诗词之美,延续和传递这份花香。11月27日,南开大学在抖音发布10门叶嘉莹的诗词讲座与公开课视频,一天的时间,已有超4600万人线上观看。“我似乎从未见过她,但我又确实见过她无数次。”“百年坎坷,笃学会中西,‘弱德’持守只为斯文有传,痛哉先生今老去;一世行吟,精诚动天地,兴感纵横曾教从者如流,悲夫‘野马’再难回。”网友们自发留言,用文字与诗词送别叶嘉莹先生。

  田海英是逸夫图书馆的一名普通保洁员,在大家追思吊唁的间隙,她不时扫去花篮中掉落的花瓣,让灵堂保持干净整洁。“叶先生是南开的骄傲,我们在这里耳濡目染也感到很自豪。今天,我也想送一送叶先生,给她鞠个躬。”田海英说,自己年轻时也喜欢诗歌,回去也要好好学学叶先生的诗词,回来讲给自己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听。

2020年9月10日,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教师节特别放映

  “在恰好的字数中构图,声音是最完整的形容。”这是作词人姚谦为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主题曲所写的词。叶嘉莹先生大力提倡诗词吟诵。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诗词的古典气韵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诵,如荷香袅袅,不绝如缕,远播寰宇。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叶先生走的时候,是平静的、没有疼痛的,因为她有信念。我们每次去医院看望叶先生,她问得最多的是:身边又有好学生了吗?最近学生们又写出什么好诗了吗?虽然在医院里,但她关心关注的总是这些学生的问题、诗词怎么传承的问题。”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一直在医院守护着叶嘉莹先生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2016年9月11日,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作古典诗词讲座,年逾九旬之高龄而全程站立授课两个多小时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这是沈立岩感受最深的一句叶嘉莹先生的诗。“我们有时受了委屈会‘不平则怨’,但是叶先生几乎从来不说这些话题。她虽然经历过种种痛苦,但不是在火焰中化为灰烬,而是在火焰中获得新生,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90多岁的先生,白天在西南村普通房子里工作,每周还要来迦陵学舍整理材料,中午只是简单地热一下阿姨准备的午饭,几颗饺子和一点点汤。”闫晓铮回忆道,节俭朴素一直是先生的生活风格,但面对文化传承,她又是那么的慷慨无私。“她真的太独立了。”据先生保姆回忆,叶嘉莹先生喜欢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让阿姨帮忙。

  学生杨石曾在文章中回忆叶嘉莹先生理发的情景。“先生右手拿剪刀,左手拢着头发招呼我说‘你先坐一下,我把头发理完。’说着,先生对着镜子一剪子一剪子地理发。我看先生理发的样子,调皮地想到先生讲过温庭筠的句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心里讶异,先生这么大牌的教授,居然自己打理头发?很快,先生收拾利落,在我对面坐下。先生告诉我,她平时大多是自己理发,去理发店太浪费时间。”

  “虽然叶先生一辈子献给了诗词文化、诗词教育,其实她的兴趣是很广泛的。她和朋友聊天,文化、历史、政治、经济都会涉及。我想,她的知识面、她对世界的了解、观察,其实也是她能做好研究,写好诗词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在陈洪眼中,叶先生还是一个很有情趣和童心的人。当先生她得知陈洪和自己同样属鼠后,当时正好临近鼠年,她便召集陈洪和她三个属鼠的学生前来,都换上红衣服,拍了一张“五鼠”的照片。

  一生与荷花结缘,又如荷花与时舒卷,即便凋零羸弱,也从不向寒风屈服让脊梁被折弯。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掬水月在手》的最后一帧,白茫茫的雪地上,一行鸟爪印模糊而清晰,象征了叶嘉莹先生“雪泥鸿爪”的一生。她在风雪中跋涉,将诗词的种子撒播在每一片土地。

  雪后初霁,通透晴朗。迦陵学舍院内,工作人员依旧将学舍打扫得一尘不染。历经降雨与初冬的首场降雪,南开园迎来了灿烂千阳,就如同叶嘉莹先生摆渡过人生的斜风冷雨,笑容依旧安详。

  薄暮的橙阳落入马蹄湖中央,为残荷镀上了一层红色的光芒。数月过后,曾陪伴叶嘉莹先生漫步时光的马蹄湖畔,又将如约盼来满池荷花盛放。叶嘉莹先生在全世界种下的诗词教育的种子,仍将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美国举办的中国诗词朗诵大赛,张元昕看到了各色皮肤的学生身着传统服饰高声朗诵中国古典诗词。在乡土深处,南开大学“诗话中国”宣讲团团长、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郑光选为当地乡村的孩子们进行诗词启蒙。

  在“学习强国”平台,“迦陵杯”中华诗教大会——古典诗词讲解短视频征集活动正在展映。在短视频平台,叶嘉莹先生的讲述让擅长滑动的指尖为之停驻。

  在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留下的大量一手音频和学术文献资料将被珍藏整理,叶氏解诗学研究范式不断延续,而受叶嘉莹先生精神感召而启动的“南开廿四节气”系列视频仍在紧张地拍摄制作之中,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一生一事,一世如诗。“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同心圆。中国古典诗词数千年来深刻参与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是最能够凝聚、感召我们,最具有穿透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叶先生常说,只要人心不死,中国的古典诗词就不会消亡。”张静说,叶嘉莹先生曾表示,诗词不是她创作的工具,也不仅仅是她教研的对象,而是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力量。

  “所以,我们都一起来读诗吧,让我们也都像叶先生那样,活成一首诗。”

编辑:高雨桐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一行来校调研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牢记嘱托谱新篇!这一年,南...
环境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佩德罗·...
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
校纪委召开全委会扩大会议传...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与10家重点...
学校召开新医科建设座谈交流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