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乡村工作站巡礼】文化赋能添自信 乡村振兴很“洋气”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4-07-19 17:20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开大学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科研、人才优势,自去年7月起,在全国布局建设一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一年来,南开师生到田间地头纾解难题,在乡土深处实地调研,在扎实实践中作育英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许多“南开方案”。南开新闻网今起推出“乡村工作站巡礼”系列报道,集中展现优秀站点的成果成效、经验做法,助力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持续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南开新闻网通讯员 袁芳 记者 高雨桐

  在天津北部的蓟州区,有一个名为穿芳峪的小镇,意为穿过芬芳的山谷。这里背靠群山,前临水库,绿树碧水,风景优美。仲夏时节,穿芳峪镇别具特色的中式民居备受游客喜爱。

  2023年10月,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与蓟州区穿芳峪镇共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开设暑期课程夏令营”“成立教学实践基地”拍摄红色文旅宣传视频”……一个个“南开方案”在穿芳峪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村里来了“洋老师”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一年,十余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理念转化为行动。截至2023年,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到南开大学学习汉语。

  “要讲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人情,还要讲一讲中国国粹和非遗文化,气象航天等科技知识课也要有……”在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的研讨室内,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们正在热烈讨论一份针对小学生的暑期课程单。

  7月9日,来自中国、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15名南开大学中外学生组队前往蓟州区穿芳峪镇,依托当地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面向50余名小学生,开展2024年“南牵山海”夏令营活动。

  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芳表示,“这次支教活动不仅是对南开教育理念的实践,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开拓他们的视野。”

  来自马来西亚的黄琦恒对此次活动充满期待,“我们的课程设计非常多样化,希望让孩子们了解更多世界文化,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此次夏令营特别设计了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多元文化系列课程,南开中外青年将通过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和科普知识,为孩子们打开看向世界的窗,带领他们领略文化交流的魅力,用南开人的情怀守护中小学生们的纯真与梦想。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南开中外青年提供“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宝贵平台。

  “小朋友们渴望学习到新知识的小眼神,把人看的心软软的。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还能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马来西亚的文化。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刘泓廷说道。

  实践带队教师邢北辰说道:“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帮助了当地的发展,也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这些经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他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让乡土风吹出“国际范儿”

  自从在穿芳峪镇建立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以来,南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积极响应当地发展需求,建立了中外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让海外学生真切体味中华文明的魅力,并向海内外宣传推广当地的红色文旅资源,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

  去年10月,“留学进修生教学实践”在穿芳峪镇乡村工作站正式开启。留学生们实地调研中国生态文明保护工作,深入了解中国风土人情,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历小年时,60余名留学生赴穿芳峪镇开展“遇见美好·走进芳峪”春节文化体验活动,感受浓浓的“年味儿”,与村民们共同写福字、剪窗花、扭秧歌。这次活动吸引了中外30余家媒体报道,将蓟州乡村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着实让穿芳峪“火”了一把。

  今年5月,百余名来自葡萄牙、俄罗斯等国的留学生也来到穿芳峪镇乡村工作站,开展“遇见美好·走进千年古城”的教学实践,感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感受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留学生们从国际化视角建言献策,助推当地文旅宣传国际推广,实现乡土味儿和国际范儿的交融与碰撞。

  穿芳峪镇乡村工作站的建设重点是东水厂村和新水场村,这两个村子的经济建设和文旅融合开发相对滞后。在签署共建协议后,工作站校内站长、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佳教授发挥学科优势,联系工艺美术学院教师为当地拍摄红色文旅宣传视频,并为镇内各个景点撰写中英文介绍和录制音频,包括神槐树、爱国主义警示教育园、十三团临时指挥部旧址等,助力当地红色主题教育和绿色生态建设的“红+绿”文旅生态产业链建设及文创产品开发。

  目前,京剧歌曲《神槐颂》由刘佳作词,天津多家专业艺术院校和院团参与制作的京剧MV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预计成为红色主题精品力作。

  新“搭子”持续双向赋能

  7月9日,一堂音乐专题思政课在穿芳峪镇乡村工作站开讲。在南开大学专职组织员导航站负责人王居尚带领大家鉴赏了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在世界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第一名的《盛世梨园情》《霸王别姬》《花木兰》等表演民谣合唱作品。

  “京剧元素、民族乐器、经典故事与合唱团情感细腻、形式丰富、气势磅礴的合唱表演,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让世界听到了中国之声、南开之声。”王居尚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

  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依托穿芳峪镇乡村工作站,拓展“党建+”共建,丰富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专职组织员带领学生党员骨干前往东水厂村,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踏寻红色足迹”活动,与村党支部交流后,走访红色遗址,听村里老党员讲述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感悟革命精神;走访中华劳工血泪史警示教育园,引导师生铭记历史、勇毅前行。党委书记李营带领师生纪检委员前往当地的廉政步道,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共建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李营说道,“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秉承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发挥专业优势和学科特长,将中文师资培训、普通话水平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等教学资源应用于南开大学在全国各地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为乡村振兴伟业贡献力量。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杨庆山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开大学召开2024级学生军事...
杨庆山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天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副书记...
南开大学2023级学生军训成果...
南开大学多名留学生在“用英...
南开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
“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
2024年南开学生工作高质量发...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