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南开贡献】哲学:固本出新,积极探索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3-04-25 08:53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科学判断,为进一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镇,百多年来,南开大学始终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宗旨,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服务国家发展、支撑文明进步,作育英才、繁荣学术,耕耘不辍、硕果累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特推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南开贡献”系列专稿,梳理总结百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南开哲学社科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程的卓越贡献、奋进姿态和远大目标,进一步激发广大南开哲学社科工作者,勇担历史使命,坚持“四个服务”,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不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加卓越的贡献。

  南开大学自1919年建校伊始,在文科即设有哲学门,1922年设立哲学教育系。哲学学科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建校初期以来大力进行“土货化”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主动探索理论以理论的方式为改革开放服务。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进行具有南开特色的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业绩。

南开哲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历史底蕴

  知识体系是体现一所大学、一个学科发展和创新的价值观的载体。在南开哲学学科发展的早期,一批大师云集于此,张彭春、黄钰生、汤用彤、冯文潜等在此任教,开启了南开哲学教育和研究的先河,奠定了南开哲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基础。

张彭春

  张彭春1916年协助张伯苓主持南开中学并任南开大学教授,是南开哲学学科的创始人。张彭春作为中国四位正式代表之一出席了1946年联合国大会第一届会议(期间仍为哲学系教授),参加和领导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工作,在其后近两年的起草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张彭春,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建构国际人权保护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人权观念至今仍被国际人权领域广泛引用,成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人权理念的重要途径。

汤用彤

  1925年,被誉为“哈佛三杰”的汤用彤受聘哲学系教授并任系主任。南开时期,汤用彤亲授10余门哲学系的主干课程。汤用彤在南开完成的“中国佛教史”讲义初稿,是他的传世之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底本,至今仍然是学界公认的权威性经典著作,标志着我国的现代佛教学术研究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汤用彤毕生学术思想的核心正是外来文化中国化的问题。他南开时期的系列授课讲义即是探索多年心血的结晶,为形成南开的哲学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黄钰生

  南开哲学的早期学者不仅为南开,而且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黄钰生1925年受聘于南开大学,历任哲学系教授、文科主任。1927年,黄钰生被委任为“大学部主任”,后改称“秘书长”,担任此职20余年。西南联大时期,任师范学院院长。三校复校后,师范学院改为昆明师范学院,亦即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

冯文潜

  冯文潜1930年由中央大学来南开大学任教,开设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柏拉图之社会政治哲学、近代政治哲学、审美学等课程。冯文潜是中国高校较早介绍西方政治哲学的专家,曾被汤用彤赞为“讲授西方哲学最好的教授”。著名哲学家张世英也称,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冯先生的西方哲学观念与方法对其影响至深。

王逊

  1946 年,南开大学迁返天津,王逊受聘哲学系。他在南开期间,开辟了中国艺术史领域,是这个领域的重要奠基者,至今仍然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早期南开哲学培育了一批学界优秀人才。南开哲学的第一位毕业生王孝鱼是其中的代表。他1920年入学,1925年毕业,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颇丰,撰有《船山学谱》,整理、点校王夫之著作《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诗广传》《庄子通》等18种,被誉为中国“船山学”的开拓者。

面向改革开放的新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晏清教授积极倡导“理论应以理论的方式为改革开放服务”,将“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具体化哲学学科的宗旨,南开哲学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开辟了诸多新领域和研究方向,并积极投身适应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

  1981年,哲学系在费孝通先生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了社会学专业,并招收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班,为全国高校培养了第一批社会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初步构建了中国社会学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

  南开哲学密切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哲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构建富有南开特色的哲学学科体系。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哲学界开始反思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体系,推进中国高校哲学原理教材内容和体系改革,陈晏清先生作为实际统稿人参加了萧前主编、黄枬森、陈晏清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编写和修订工作,深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随后,陈晏清又组织南开团队撰写了《现代唯物主义导引》,系统阐释了南开学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解与表达。

199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出版
1996年,《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出版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过去中国社会发展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亟需从理论上作出解释和回答。在陈晏清教授组织和带领下,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以哲学的视角来解答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于1990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当代中国社会哲学》。90年代初,陈晏清教授带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团队在明确了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两个维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社会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哲学的理论体系,其标志性成果是1998年出版的、陈晏清主编的《社会哲学研究丛书》。

1999年12月,社会哲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举行

1990年,《当代中国社会哲学》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在哲学基础理论和社会政治哲学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进路和理论主张,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和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镇。王南湜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比较与汇通研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相关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优秀成果,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王南湜教授研究成果获得过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次,并有1部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王南湜教授《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南开哲学在关注中国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同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外来文化与哲学给予了充分重视。在中国哲学领域,方克立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创了中国大陆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开辟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路径,在海内外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他提出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自由主义西化派、文化保守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对立互动的思想格局,已得到学界的公认。他提出了“马魂、中体、西用”论,把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刘文英教授在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中国精神思维理论领域,成就卓越。所著《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一书,总结中国古代梦说的杰出成就,提出具有深厚的中国哲学资源背景、文化底蕴的“中国人的新梦说”,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钱学森先生称之为“中国人的胜利”。刘文英教授的相关成果先后获全国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一次、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次、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并被译为英、日、韩等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发行,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教授说,“刘文英教授是我国具有原创性的文化学家、哲学史家。”

  在外国哲学领域,车铭洲教授1982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介绍欧洲中世纪哲学的专著《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对中世纪哲学做出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开辟了我国中世纪哲学研究的全新领域。车铭洲教授主持编写的《现代西方哲学概论》《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成为哲学界研究的经典文献,培养了一批至今仍然活跃在外国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和骨干人才。冒从虎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在他的带领和组织下,外国哲学曾受教育部委托,主持编写了面向全国高校的《欧洲哲学史教学提纲》。冒从虎教授等人编著的《欧洲哲学通史》教材的出版,为国内的外国哲学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奠定了外国哲学学科在我国学界的地位。目前,外国哲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已经基本涵盖了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英美哲学、德国哲学、法国哲学等重要哲学领域,形成了“注重文本、着力分析、勇于思索”的学风和研究风气。

  南开哲学自1962年恢复重建以来,逻辑学科一直在中国逻辑思想研究方面保持着鲜明的特色与优势,被誉为南开哲学的“学术名片”,1981年成为博士点学科。在温公颐教授和崔清田教授的带领下,南开中国逻辑史团队建立了一套不同于近代以来比照西方传统逻辑研究中国逻辑的方法论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温公颐先生的系列专著《先秦逻辑史》《中国中古逻辑史》《中国近古逻辑史》获得了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好评,主编的《中国逻辑史教程》入选国家级教材规划。逻辑学科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高度重视开辟新领域,在现代逻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几年,哲学共有7项成果先后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其中,逻辑学科李娜教授个人独占3项目。另外,逻辑学科还设立有全国高校哲学类的第一个实验室。

1987年11月,《先秦逻辑史》编写研讨会举行

  南开哲学的科学技术哲学是我国高校较早设立的二级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不久,刘珺珺教授组建了全国最早的自然辩证法(后更名为科技哲学)教研室,并率先招收科技哲学方向的研究生,在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几年,该学科积极引进国际学者,在社会科学哲学领域开辟了新方向,成为国内开展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面向新时代的自觉构建与积极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南开哲学继续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宗旨,坚持“理论应以理论的方式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哲学风格,并具体化为哲学以哲学的方式为新时代服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1年,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成立的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聚焦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商民主以及新时代政治思维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致力于以理论的方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积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6年,出版《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丛书》(三卷本),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端论坛”,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相关研究报告多次获得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批示。陈晏清教授主编的《新时代政治思维方式研究丛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近十多年里在政治哲学研究中提出的多种重要问题做出了系统性的回答。

2016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丛书》(三卷本)出版

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南开举行

2023年2月,8卷本《新时代政治思维方式研究丛书》出版发行发布会在南开举行

  南开哲学学科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开拓新领域。吴学国教授多年专注印度哲学并出版的《奥义书思想研究》,将奥义书思想放到精神演化的历史整体中进行诠释。该书被评为 2017 年度人民出版社十大优秀学术著作,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印度驻华大使专门致信吴学国以示祝贺。吴学国教授的研究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怀,不仅具有为中西方宗教、哲学和文化研究带来启发的理论价值,也有着为国际文化交流搭建沟通桥梁的现实意义。

吴学国教授《奥义书思想研究》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近年来,南开哲学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方面,作出了自觉探索。例如,邰谧侠博士(M.Tadd)以世界各国老子和《道德经》研究为中心,联合各国学者集中开展全球老学研究,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21年10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老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1年,“全球老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举行

  翟锦程教授在知识体系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202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11期发表论文《中国当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与途径》,在学界产生了积极反响,文章系统提出了构建中国当代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基本途径和基本层次。

翟锦程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中国当代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与途径

  另外,翟锦程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八卷本《中国逻辑史》”课题组提出了依据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而非对应西方逻辑体系挖掘中国逻辑的新思路,课题组发表的系列成果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好评。

“八卷本《中国逻辑史》”课题组发表的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处于古今中外文化互通、文明互鉴的交叉路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都为文明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南开哲学的更大贡献。

  本期来源:哲学院

  执笔:翟锦程、刘慕鑫、柳美贤

  记者:吴军辉

  插图:于泉涌、柳美贤

  专题策划:社科部 宣传部

  统筹:管健 李娜 孟德龙 吴军辉

编辑:乔仁铭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名师引领”通识课:高福院...
南开大学团队在打破声涡旋传...
“名师引领”通识课:白岩松...
校领导为四学院讲授“形势与...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
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记、...
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青年论...
氢能新突破!南开团队国际合...
电影《青年邓颖超》在南开大...
【党纪学习教育】校领导为环...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