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必须从‘情感驱动’走向‘制度保障’”
来源: 天津日报2025年8月13日第12版发稿时间:2025-08-14 13:04

  “安全是社区互助托管的生命线,更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强制性的意外伤害保险是推广复制该模式的绝对前提!”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翟磊在接受采访时斩钉截铁地说。她指出,托管儿童应当由家长为其购买保险,社区居委会作为组织方,必须与每位托管儿童的家长签订简明、规范的服务协议,清晰界定服务性质、双方基本权利义务、安全须知,以及最重要的免责条款,将模糊地带压缩到最小。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老人,政府应承担起托底责任,可考虑通过民政部门的社区公益金、福彩公益金或设立专项微基金,为所有参与托管服务的儿童和志愿者购买足额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明确保险责任范围(涵盖意外医疗、伤残、身故等)。

  “硬件防护和软性培训必须双管齐下。”翟磊补充道,比如活动场地应注意安装防撞角,移除尖锐棱角家具,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并配备灭火器,设置专门的急救箱等。软件方面,可邀请红十字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对上岗志愿者进行安全培训,比如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消防安全常识及疏散演练、户外活动风险管理要点等。

  “要让这份温暖持久,必须从‘情感驱动’走向‘制度保障’。”天津工业大学长期研究社区志愿服务的张磊教授强调。她也给出了具体路径:

  建立志愿者准入与家庭志愿服务时间银行账户机制。以家庭为单位,摸清社区志愿服务供需情况,并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培训记录、服务特长、服务时间等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存储规则,通过“边存边取、多存多取、近存远取”的方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利用累积服务时长,在需要时优先兑换社区提供的助餐、助洁、儿童托管、日间照料等服务,形成互助闭环。

  制定精细化运营手册。社区牵头制定详实的《社区互助托管服务运营准则和管理规范》,确定托管服务对象与范围,统一托管服务规范与标准,明确志愿者岗位职责与行为准则,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家庭沟通反馈机制等。针对具有长期志愿服务需求的家庭,可尝试家庭结组的方式,以家庭为单元,策划个性化的托管服务内容,这样既能够拉近邻里关系,又能提高托管服务的精准性。

  要让“银龄托管”这棵幼苗茁壮成长,仅靠社区内部力量远远不够,可以引入多元“活水”进行灌溉。“社区可以主动‘搭桥’,链接更广泛的资源:充分发挥暑期大学生、老师的作用,引入医务和心理咨询等专业人员,联合高校、公益组织等主体,共建志愿服务智慧平台,探索定期现场服务和长期远程云服务结合的模式。”张磊建议。

  翟磊也建议,在充分征得家长同意并确保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探索收取极低的管理费或材料消耗费,专项用于购买活动耗材等,减轻社区公共经费压力。其关键在于运作透明、资金用途清晰,社区托管与纯粹的商业托管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8/13/content_143100_2508777.htm

编辑:梁煊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
南开大学举办《中国特色社会...
南开团队在核子结构与强相互...
云南省贵金属集团控股股份有...
上合组织峰会青年志愿者上岗...
中国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党委书...
南开团队在低能量子色动力学...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刘运峰...
第十一届元素有机化学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