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4月5日电(记者 张道正)今年4月5日,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始校长张伯苓140周年诞辰,张伯苓亲属、南开大学和南开中学的师生、校友代表齐聚南开大学中心花园,向张伯苓塑像敬献鲜花、鞠躬致敬,并高唱南开校歌以示纪念。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生于天津,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他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英才。
“南开教育最重要的焦点就是公与私的正确认识。”全国政协常委、张伯苓嫡孙张元龙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伯苓先生在南开校训中提出的“允公允能”四个字,这对当时的中国就是一次启蒙运动。至今回味起来,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开大学现任校长龚克表示,“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涵。“在张伯苓先生提出的时代,‘允公允能’就是‘爱国’、‘抗战到底’。而今时今日,我认为,‘允公允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