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讯(记者 刘晓艳 通讯员 陈鑫) 卢桂章、冯尔康、朱光华、刘泽华、李赫喧、谷书堂、张光寅、陈晏清、陈瑞阳、罗宗强、俞耀庭、高峰、蔡孝箴、廖代正、熊性美、薛敬孝、戴树桂、魏宏运,这18位南开大学各学科的“泰斗”,每一位提起来都让人肃然起敬。尽管他们现在都已离退休,但他们仿佛从未离开过南开,无论是学术还是品格,他们都已和南开融为一体。7月9日,南开大学为这18位学者举行了“荣誉教授”授予仪式暨“特别贡献奖”颁奖大会,这是南开大学建校93年来的首次。
获奖的18位学者有的来自人文社科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科学领域,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他们都有着光荣的学术生涯。按照南开大学“荣誉教授”称号和“特别贡献奖”的授予条件,他们都是在2012年3月以前退(离)休的著名学者。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深,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良好的学术声誉,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学术成就和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学科、专业的创建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学科发展、学术繁荣、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奠基性、开拓性、历史性突出贡献。
校长龚克指出,学校决定将“荣誉教授”和“特别贡献奖”作为学校最高规格的荣誉称号和奖项。这既是奖励过去几十年中南开事业发展和各个学科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教师,也是在全校树立典范,激励全体南开人不断奋发图强。
他们的成就,令我们景仰
卢桂章:自动控制专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研制出双臂协调控制器,多功能控制器。在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该系统将机器人技术延伸到微细空间,面向生物医学工程,在动物细胞的基因注射上取得成功,获得国家专利。
冯尔康: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最早倡导者之一,清史研究专家,代表作《雍正传》《中国社会史概论》《顾真斋文丛》等。
朱光华:经济学家,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代表作有《政府经济职能和体制改革》《过渡经济中的混合所有制》 《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管理体制研究》等。
刘泽华:政治思想史专家,致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知识分子史、政治史的研究。代表作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的王权主义》《洗耳斋文稿》等。
李赫喧:物理化学家。长期从事催化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在分子筛合成方法、改性规律、催化原理和新催化剂开发等方面取得许多特色成果。
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在商品经济、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有许多理论建树,如较早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1987年提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观点等。
张光寅:晶体光谱、激光物理专家,合作研制成大型千分尺不平行度激光检定仪,完成晶体的激子光谱与反射光谱的研究。
陈晏清:哲学家,编著有《论自觉的能动性》《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等。
陈瑞阳:在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方面作出卓著成绩。其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收录了对我国1045种植物核型分析资料和1389幅精美的染色体图像,填补了世界植物染色体图谱的空白。
罗宗强: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代士人心态史,著有《李杜论略》《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等。
俞耀庭:生物材料专家,创立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其研究成果医用血液净化吸附剂的作用下,红斑狼疮、急性药物中毒等患者血液里的毒素能够及时得到清除。获得2007年度何梁何利奖。
高峰:政治经济学家,代表作品《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等。
蔡孝箴:经济学家,方向为城市经济,是我国该学科最早的耕耘之一。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教委立项的《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城镇房地产经济研究》等项目。
廖代正:长期从事配位化学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方向为“桥联多核配合物和分子磁性”,是我国最早开展此项前沿领域的研究者之一。
熊性美:经济学家,是南开最早参与设计和实施世界经济学科规划的人士之一。
薛敬孝:经济学家,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理论、日本经济。著作有《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预测》《日本经济现状分析》等。
戴树桂:环境科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及污染控制化学系统,多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各种科研项目约30多项,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6项。
魏宏运:史学家,是国内现代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代表作有《孙中山年谱》《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