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科技前沿
我科学家研究显示美国CRP诊断标准不适合中国人群
来源: 科技日报发稿时间:2007-04-26 08:51

  本报上海4月25日电(徐瑞哲 王春)心脑血管病是威胁国民生命的“第一杀手”,而人体中的“C反应蛋白(CRP)”可对该病进行“预警”。美国采用血液中的CRP浓度水平来评估病人患病风险。但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中国人CRP水平只有西方人的一半左右,甚至近半数患者的CRP水平都在美国标准“低危”范围内。因此,如按该标准诊断,国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值可能会被低估。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心脏病研究权威刊物《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专家认为,此类调查研究对今后我国发展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标准(单位均为毫克/升)中,CRP水平在3以上为“高危”,2以上为“中危”,1以上为“低危”,美国人CRP的中位值为1.25到1.5。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旭带领研究团队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人群的整体CRP水平仅为美国一半左右,中位值为0.68。近半数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的受调查病人,其CRP水平甚至低于1,若置于美国标准下,仅属“低危”水平。因此,中国与西方CRP的“分数线”划分可能并不一致。研究还发现,国人CRP水平在南北和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北高南低”和“城高乡低”。欲制定“中国版”的CRP“尺子”,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认为:该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恰如其分地提出美国心脏协会与心血管有关的CRP诊断标准可能不适合中国人群。

编辑:李军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高...
北京大学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大...
南开大学参加昆山创业周暨百...
2025高校影视作品交流展映活...
南开大学召开定点帮扶工作会议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从青岛到海牙 以专业与韧性闪...
第三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物理...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黄明拓...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觉悟网 校史网 BBS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