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嘉文 刘培毅)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4级化学生物学专业18名本科生,在席真、周传政教授带领下赴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师生四同”生物医药产业实践。实践队走访当地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与研究所,深入调研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技创新、学科应用、产教融合等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前沿趋势,为深耕专业领域、服务产业发展夯实认知根基与实践底气。
科技创新:前沿技术驱动产业突破
怀揣探索产业科创前沿的热忱,实践队走访了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探寻核酸药物与疫苗研发的产业链布局与技术创新。通过专家报告、座谈交流及实验平台参观,同学们全面了解企业在研发创新、技术突破、市场布局、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前沿动态,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强劲驱动。
“此次产业实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硬核实力,以及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创新担当,也对新质生产力在医药领域的落地转化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实践队成员曾嘉文分享道,并表示将以更扎实的学识投身医药创新事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学科赋能:化生专业赋能产业实践
化学生物学的专业魅力,在产业一线的实践中生动绽放。海河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各类先进设备的原理及应用让同学们直观理解了学科知识在医疗器械检测中的实际运用;药物研发企业在小分子药物合成工艺、绿色制药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充分展现了专业知识对药物生产工艺优化的关键作用;康希诺生物的疫苗研发流程,则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学科力量在守护全球健康中的担当。这场产业实践中,专业课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认知,学科前沿与产业实际实现精准对接,既提升了学以致用的实践意识,也为化学生物学知识在实际产业应用找到了鲜活注脚。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合作桥梁
为进一步感受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显著成效,实践队走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与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实地领略创新生态,深度探寻协同路径。科技成果转化展厅里,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完整链条清晰呈现,一个个成功案例生动诠释着创新驱动的深刻内涵。研究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企业孵化、项目投资、人才引育”“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产学研协同模式正以强大推力加速科技成果落地,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三日行程里,从科研高地到企业车间,实践队以脚步丈量生物医药产业脉搏,用目光捕捉科技前沿创新微光。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产业实践不仅筑牢了化学生物学专业自信,更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深化产业认知、明晰专业使命、矢志科研报国,立志以扎实学识与奋进姿态,为产业革新与社会进步贡献南开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