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专题报道
【甘肃省庄浪县东门村】南开之“光”点亮庄浪乡村振兴路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3-31 10:50

  引言:自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公益晨跑 筑梦庄浪”活动开展以来,师生社会实践队连续10年深入庄浪实践调研,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情,在既有帮扶优势基础上,依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积极打造“沐光工程”,通过“光伏替煤取暖”“光伏路灯照明”“支教科普明智”等方式,点亮庄浪乡村振兴路,发挥专业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电光智慧、电光力量、电光方案。

  一、背景情况

  庄浪县韩店镇位于庄浪县东南部关山西麓,距离县城17公里,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庄浪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自2012年起南开大学在庄浪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庄浪县于2020年2月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迈向乡村振兴的阶段,是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渡的典型范例。

  东门村是镇政府驻地所在村,是韩店镇最大的村,现有5个社,村民544户2325人,人口较多,居住分散,五社村民居住在山区。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电光学院)已连续十年依托“公益晨跑、筑梦庄浪”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东门村开展社会实践,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情,为振兴庄浪认真制定“心愿清单”并为之奔走。

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航拍图

  随着实践调研的不断深入,当地教师结构性短缺、村内路灯不足、取暖周期长取暖成本高的实际需求和困难让师生们放心不下。讨论中,在电光学院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光伏技术优势的碰撞之下,以学科背景和师生实践创新资源为依托的“照亮上学路”“温暖村民家”“支教践初心”三个点子列入电光人筑梦庄浪的“心愿清单”。

  二、主要做法

  (一)照亮庄浪孩子上学路,光伏照明点燃乡村致富灯

  从前,每当夜幕降临时,东门村的小路因缺乏照明装置而一片漆黑。从2022年开始,电光学院瞄准村民需要,通过由吴建明校友基金会支持的“公益晨跑”项目募集资金,在南开大学驻村干部王建鹏的帮助下,连续三年为东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为农户外出和孩子上下学提供了安全保障,受到当地村民的认可和好评。

电光学院捐赠路灯示意图

  深耕于“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和“三全育人”育人模式,工作站闯出了一条定点帮扶振兴乡村与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相互赋能的特色之路,也通过光伏照明项目验证了光伏产品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适用度,为进一步借助“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优势,发挥“光伏助农兴业”的潜力拓展更多科研项目和帮扶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二)解决煤炭取暖高成本,光伏替煤打造乡村新样板

  在甘肃省庄浪县东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已经拼装完成,整齐排列。待到取暖季,在庄浪暖阳的照射下,这些光伏板便会开始发挥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能,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和三间宿舍供暖。

  这是电光学院依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在东门村开展“户用光伏发电替煤取暖”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以解决当地长周期煤炭取暖的高成本和高碳排放的问题,光伏发电取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还将为每户每年节省2千—3千元取暖费用。电光学院携手校友企业尚方智慧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为东门村提供光伏取暖装置,首批为党群服务中心捐赠的价值15万元的设备已经完成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在农户家里的安装调试工作即将有序开展。

光伏取暖设备安装

  (三)满足学生成长求知欲,科普支教聚焦乡村新动能

  教育是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工作站已连续10年在东门村开展支教科普活动,有寓教于乐、授人以渔的“温度”,有扩展视野、启迪思路的“效度”,有立志强基、促进发展的“深度”。

与庄浪四中签署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议

暑期支教与多彩课堂

  2024年,工作站与庄浪四中形成了大中小学一体化共建关系,开展学法指导讲座,助力四中学子优化学习策略、激发学习潜能。同时,还在东门村积极开展“博物课堂”暑期夏令营活动,为当地学生普及了天文、地理、音乐、美术等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知识,同时将南开“爱国三问”等充满南开人特色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知识的种子,深化了爱国的情怀。

  三、取得成效

  作为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甘肃省庄浪县东门村站的成员单位,电光学院立足“新工科”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工科智慧与科普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捐赠太阳能路灯示意图

  东门村除村内主路外,村内小路均没有安装路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夜间出行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影响劳作者和晚归学生的出行安全和日常生活。工作站目前已在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捐赠50余盏太阳能路灯,遍布东门村乡间地头到山中小路,照亮村民幸福路。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立以来,学院积极开展西部地区“双碳”问题现状专题调研,探寻利用新能源助推当地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首批光伏取暖装置已经安装完毕,目前正在良好运行中,2024年工作站深入调研光伏取暖装置使用情况,形成专务报告。

  四、经验启示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技术传播的重要力量,正逐步打破传统专业的界限,探索工科专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电光学院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乡村工作站以“专业+”为工作立足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乡村振兴落地落实。

  既“对标对表”,又“因地制宜”。2012年,南开大学启动定点帮扶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工作,12年来,学校党委按照“中央要求、庄浪需要、南开作为”的原则,广泛动员全校干部师生、各界校友及合作单位,持续深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帮扶,扎实构建“五位一体”帮扶格局。电光学院对标对表中央、学校总体要求,深入调研东门村具体情况,形成东门村专属“愿望清单”,因地制宜开展振兴帮扶工作。

  既“善用经验”又“推陈出新”。经验可以让人少走弯路,但一味迷信、生搬硬套经验,就会陷入“经验主义”,只有在总结经验、尊重规律的基础上,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才能更好抓落实。至今,11季的“公益晨跑”活动,吸引了逾20000人次南开师生参与,累计奔跑里程达85605.75公里。用里程兑换的吴建明校友基金为庄浪地区捐建了“南开书屋”6所、“阳光体育角”3个,爱心书包、书籍等物资若干。从了解、到参与、再到助力呼吁,学院共同见证了从扶贫脱贫到乡村振兴的艰辛与辉煌,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青年智慧的重要性与巨大潜力,践行南开青年的责任担当。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工作站立足学科特色,借助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和学院光电专业的师资、光电子学科群的学科优势,以“光伏助农,产业兴农”为主题,探寻利用光伏发电助推当地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庄浪人民急难盼愁的问题。

  既“只争朝夕”,又“久久为功”。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需要统筹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既慢不得,也急不得,要以只争朝夕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电光学院不断探索有效衔接路径,帮扶视角和立足点都发生了改变,从身在南开,以“公益晨跑”募集资金捐赠爱心物资,到实地深入调研,切实了解社情民情,真正解决村民急难盼愁的问题,电光学院发挥学科专长,依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积极作为、深入探索,充分发挥电光优势,为全面推进庄浪乡村振兴贡献电光智慧、电光力量、电光方案。

  撰稿人及职务:

  木琳,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工作站 校内站长

  董悦,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团委书记

编辑:高雨桐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与天津市公安局内保...
学校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
南开两项目获评全国大思政课...
学校召开院长部处长联席会暨...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南开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
首届“雷海宗讲座”:钱乘旦...
学校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
南开大学环境学科战略研讨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