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
——访生命科学学院朱正茂老师
提名词
耕耘不倦,用汗水浇灌,指引学生闯出广阔的天地;
以身作则,用智慧引领,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巅峰。
人物简介
朱正茂,男,土家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9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后。2007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工作。现任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遗传学会理事、天津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期从事遗传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乳腺癌的致病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和不孕不育的分子机制。先后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针对LEM4蛋白介导的乳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工作发表后受到新华网、中新网、南开新闻网等媒体的报道,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曾获2016年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比赛一等奖、南开大学2017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南开大学第四届“魅力课堂”、南开大学2020年抗疫楷模个人等荣誉称号。
人物风采
踏实做人,勤奋做事,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温和谦逊,与人为善,是学生对他的评价。他是可以坐在学生身边手把手指导你的导师,也是可以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人生领路人。
严谨治学 潜心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十五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作为遗传学课程的主讲老师,朱正茂老师与学生交流时常说,能来到南开大学学习,说明父母亲遗传了一份好的基因组,所以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在学习、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要自信;好的基因组需要开发表达,所以我们要勇敢尝试新事物、新方法,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发掘自己的兴趣,激活基因表达等;基因组是父母亲遗传的,而维持和优化自己的表观基因组则靠良好的自律;基因行使功能时离不开与环境效应的互作,所以要学习与他人合作。在每学期的第一次课上,朱正茂老师都会强调这几点,积极引导学生在青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让学生自信自尊、自强自律。
朱正茂老师主讲多门专业课程,无论教授哪一门课程,他总是带着满腔的热忱,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去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些年来,他积极探索遗传学本科教学的激励机制,系统开展生物伯苓班小班教学方法专题研究,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使之与专业课程内容无缝融合,充分实践生物学科研反哺教学,积极推动以科研兴趣与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科研训练”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他的教学原则是尊重、平等和创新;教学手段是融合导趣、导思、导议、导法、导馈和导用。学校相关部门对他的教学评价是:讲课生动、富有感染力,授课内容重点突出、与时俱进,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进展和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讲解深入浅出,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专业兴趣。他讲授的遗传学课程获得南开大学“魅力课堂”荣誉称号,遗传学微课教学更是获得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比赛一等奖。
朱正茂老师很温和,但对于学术上的事情,他容不得半点马虎。只要在学校里,每天都会在实验室见到他。近5年来,他指导9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其中沙梦吟同学获南开大学2017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王童彤同学获南开大学2020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蒋培恩同学获南开大学2020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还有多名同学获得学院的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此外,他指导的林雨馨同学开展的百项研究项目获2021年南开大学创新科研计划二等奖。朱正茂老师2016年初负责建设本科生iGEM实验室(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并在2016至2018年期间成为iGEM实验室负责人,协助项目领队老师指导本科生的参赛iGEM项目,这些参赛项目均获国际金奖。同时,朱正茂老师指导的研究生也是硕果累累,研究生高昂针对LEM4蛋白介导的乳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工作发表后受到新华网、中新网、南开新闻网等媒体的报道。2020届毕业的硕士生汪钱英获得公能一等奖学金,2021年毕业的硕士生张瑾获得国家奖学金公能一等奖学金,并获得了魅力生科荣誉个人称号。
他在学术方面的严谨,对学生实验细节的严格要求,对学生论文写作的反复修订,不仅让同学们在学术上有所长进,还促进学生在治学科研过程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激活兴趣,因材施教
朱正茂老师经常跟同学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研究生而言,兴趣是学习和科研的最优质的动力,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兴趣,在研究生阶段就可以做出很多成果,会有很多收获;相反,没有兴趣就没有了动力,在研究过程中就会感觉非常痛苦。
朱老师会在一段时间内组织一些专题前沿知识和问题的讨论会,有针对性地派出研究生外出参加会议或者培训学习。他十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科研意见,会细心查阅文献,耐心与学生讨论,并鼓励实验室的学生不断地检验假说,进一步修正假说。
朱老师担任2016级生物伯苓班的班导师以及各年级多名学生的学业导师。对于本科生的兴趣培养,除了掌握生命科学本领域的知识,朱正茂老师常要求学生们做复合型人才,既要有广阔的知识面,也要有独门绝活。每周五,他都有固定的一小时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地与他交流,这让他能动态地了解每位同学,有助于对每一位学生实现立体化教育。在朱老师的引导下,2016级生物伯苓班的多名同学都有除学科知识体系外的独门绝活,如摄影、主持、绘画、天文、演讲等。
朱老师常说,生物学学科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学科,这不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是一样的。所以他极力督促学生们把握接触世界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2016级生物伯苓班同学在校期间,除了参加生物学领域的各种国家级别的学术会议之外,全班25人共63人次进行了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国外的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国内的包括膜片钳技术培训会、清北神经与认知科学暑假班等。四年下来,2016级伯苓班同学在学科兴趣、个人兴趣方面充分发展,同学们之间能够互相补充协同,成功地避免了内卷。四年来,2016级生物伯苓班分别被评为南开大学“最团结班级”和南开大学“先进班集体”,25名班级成员共获国际级奖5项、国家级奖14项、省市级奖14项、校级奖47项,共发表研究论文12篇,其中王童彤作为第二作者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期刊上。毕业学生都获得了更高的深造机会和发展平台,去了国内外知名大学。
关爱学生、服务社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朱正茂老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立教。在教学科研之余,他还提倡学生们多多参与户外运动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更好地投入工作与学习。
朱正茂老师关注每一位同学的生活,牵挂他们情绪上的波动与不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都耐心引导、真诚鼓励、衷心祝贺。在这些年里,有同学患病需要做手术,家中生意失败濒临破产,甚至情绪焦虑时,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班导师等,朱老师在得知消息后都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尽自己最大努力伸出援手。
朱老师相信,一批批有德有才有爱的学生不断涌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基本保障。在疫情期间,2016级伯苓班同学积极应用专业知识向亲朋好友讲述居家隔离的必要性,班委会自觉组织全班同学将自己的奖学金积极地捐助给湖北疫情严重的地区。朱老师带头捐助消毒液、呼吸机、口罩等物资到湖北恩施,为抗疫的胜利贡献着力量,荣获学校“抗疫楷模个人”荣誉称号。
于学生们而言,朱正茂老师是学生学术、生活的良师益友。他认为,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那就是最让人舒心、让人骄傲的成就。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是人生的关键几年,这一阶段有朱正茂老师这样的引路人和陪伴者,在学术方面就有了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榜样,能发现学术的魅力和乐趣。在生活方面,他对学生温和细致的关心也会引导学生认真待人接物,深刻影响着学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
一生之中,有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朱老师的引路和陪伴,是莫大的幸运和幸福。
执笔人: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刘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