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数句语深沉卌年路
——访文学院曾晓渝老师
提名词
一片冰心,田间海外,音学源流称邃晓。
卌年春雨,桃实李阴,素履情志总不渝。
守树人之业,行传承之道,身体力行,德业同馨。
人物简介
曾晓渝,1955年生于重庆,中共党员,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理事长,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在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1998年获聘教授,1999年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曾应邀赴法国国家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所、台湾师范大学等进行学术访问、讲学及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音史和音韵学,汉语与侗台语历史比较和语言接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在津、滇、黔、琼六百年历史演变比较研究”获评“优秀”(仅为总项目数6%)。在国内外顶级语言学期刊(Lingua、JPCL、《中国语文》《民族语文》《方言》等)发表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代表性成果有论文《见母的上古音值》(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A Case Study of Dialect Contact of Early Mandarin,专著《汉语水语关系词研究》(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汉语水语关系论》(教育部二等奖)、《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接触演变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等。曾获“宝钢教育奖”“南开大学教育教学杰出贡献奖”
人物风采
“到了这个时候,我想到的还是我的导师。”曾老师在最后一堂汉语史课程结束后,含泪向学生回忆起恩师邢公畹先生的点点滴滴,“‘做人要正,学问要强’,邢先生常常用它来要求我,我教给大家的知识非常有限,就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吧。”
承教吾师,做语言赤子
1990年,曾晓渝老师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攻读侗台语专业博士学位,师从邢公畹先生,自此开启了她在南开的语言学研究生涯。
一日在任,便一日不歇。杏坛耕耘39载,曾老师坚持开课,从未间断,把汉语史、上古音研究等冷门绝学带入课堂。“君子之学如蜕”,年年授课,却岁岁求变。年逾五十,早已成为博导的她,踏上赴美访学之路,带回了国际前沿的语言学理论,在南开大学中文系开设音系学理论课程。
1942年,风雨如晦,从事边疆工作时不容缓,邢公畹先生参与创建西南联大边疆人文研究室,深入云贵边陲,抢救民族语言,从而奠定了南开语言学科的基础。今天,曾老师仍步履不停,一次次奔赴祖国各地,躬身调查水语、壮语、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及数十种汉语方言,记录和保护中国语言资源;整理、研究“华夷译语”等鲜有问津的历史文献资料,开拓汉语和民族语比较研究的视野。
曾老师遵从师道,初心未染,以传承民族语言为己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高梧丈叶,席满堂青衿
曾老师深知,在研究型大学里,只有一流的科研水平才能保证一流的人才培养。她的专业素质精湛,科研成果突出,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研究报告被国内重要语言学会议邀为主题发言。
与科研水平一样杰出的,是曾老师的教学能力。语言学的一些知识稍显晦涩,曾老师总有办法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老师不喜欢使用演示文稿,每堂课都要完整地把重点内容写满黑板,漂亮的板书是她精心打造的艺术品,逐件呈现于展台,一期一会。我们满怀期待地走进“艺术馆”,饶有兴味地欣赏,意犹未尽地告别。花香蝶自来,曾老师的课总是座无虚席。
老师的网络课程同样备受青睐,在视频网站上拥有着3.7万播放量的汉语音韵学概要公开课,被音韵学爱好者们当作入门必修课。“曾老师讲得好清楚。”“老师反切条例那部分讲得真好!”“我重庆方言的实验就是看曾老师入门的。”大家在视频评论里表达着对她的称赞。
曾老师为南开大学语言学科的建设尽心尽力。她利用自己在海内外语言学界的关系积极为学院引进人才;多次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先后邀请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泰国、台湾以及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30余位国内外顶尖语言学者做学术报告,为南开语言学子开拓视野;基于学科发展的延续性,老师于2017年组建校级比较语言学教学团队,带动青年教师参与学科建设。
“我国在语言地理学的研究相对国际上还比较落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方便实用的语言地图绘制工具。”面对国外软件价格昂贵,国内绘图工具功能欠缺的局面,曾老师下定决心,要建立一套属于南开的语言地图绘制系统——语言学地图数据库。这一做就是5年,从提供想法,到研发期间的不断试用、改进,老师亲力负责,从单个省级行政单位到全国覆盖,从单机版到网络版,这套国内首款全球精确定位、简便实用的专业语言地图绘制工具日臻完善。老师与相关研发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独立承担数据库的维护费用,只是为了从事语言地理学相关研究的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撑。
一直以来,曾老师为南开大学、天津市乃至我国的语言学科发展不断地做出卓越贡献。
亦师亦友,倡导学之谊
“鲜活的语言存在于广袤的社会中,只有通过一手调查才能不断发现惊喜。”这是老师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研究的负责。她经常亲自带队开展田野调查,无论是边远小镇,还是贫困山区,她都不辞辛劳,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学习研究。
曾老师将80%的科研经费用于学生的学术科研,全额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语言学会议。无论是向我们提供论文写作需要借鉴的珍贵资料,还是解答研究难题,老师总是亲切而有耐心,不吝于耗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老师喜欢用“宝贝儿”介绍我们,学生都是她的“宝贝儿”。对于我们每次取得的微不足道的进步,她总是难掩自豪之情,不吝夸奖道,“很棒”“很好”“太好了”。
曾老师挂念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最近怎么样?”是她每次见到我们都要给出的关切问候。在我们心中,她是家长,是朋友,在面对各种困扰时,老师是我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曾老师的细心体贴,不止于自己的学生。一封本已拟好的推荐信,只需老师签字即可,她却自己动笔,从本科学年论文说起,细述这位学生南开十年的学习经历,其中有些细节甚至连学生自己都记不清了,而她也仅是上过老师的课而已。
曾老师坚持教学相长,在她看来,导学关系是相互的,导师和学生应该共同成长。在课堂上,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每次激烈的“辩论”都会浪费课程的大半,但她依然认真聆听,喜闻乐见,“就是要讨论起来,这样才能交换思路,开拓思维。从你们的讨论中,我也总能获得新发现。”曾老师的宽容和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不论多忙,曾老师每学期总会抽出时间组织并出席学术沙龙,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态,也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你们可要多给我提意见,我还得继续修改呢。”我们也由此承担了“重任”,每次沙龙都进行得如火如荼。
岁月流淌,尽管曾老师和学生们的年龄差距不断拉大,但心与心却始终贴近。
怀瑾握瑜,正身以为师
学术殿堂严肃恢弘,曾老师躬耕真理,正直热忱地踏出进取之路;生活中的她却勤俭朴素,始终低调,不以自己的成就自矜,对于别人的赞誉也保持谦逊。
“这些年,曾老师克服了许多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多年来她从没有因为个人的事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文学院前党委书记、中文系主任乔以钢颇为感慨。
“范孙楼都空了,只有您一位老师还每天八点半到办公室上班。”范孙楼的门卫师傅又在假期见到了曾老师。是呀,每次去找老师,范孙楼408总能看到她伏案的身影。
曾老师教会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更有一份沉着笃行的素养,学生耳濡目染于她的言传身教。“做学问不怕小,不怕耽误时间,不在乎使拙劲。”谆谆教诲,我们幸听之,谨记之。
在曾老师的悉心栽培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取得突出成绩。迄今为止,老师已培养硕博100余人,大多就职于高校或科研单位,成为教授或副教授等高级骨干人才;在其他领域工作的学生,也均颇有建树。秉承师门精神,曾老师的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探索耕耘。
学术之余,老师也有着其它兴趣。她喜欢养花,办公室的窗台上摆满绿植,会为着一株在凌晨悄然盛开的仙人球花而欢欣;还热爱音乐,拥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也弹得一手好钢琴。怡情悦性的爱好让岁月在曾老师身上沉淀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那如兰似玉的优雅气质。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曾多次叮嘱我‘做个好老师’。作为广袤中国大地上1400万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守护着2.6亿学生。《礼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以教为职业,仅是教书;以教为事业,方为教师。希望能为中华民族语言的传承贡献毕生精力,也使之后继有人。”
执笔人:文学院201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刘京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