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综合新闻
新材料,向未来——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开大学分营顺利收官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2-07-27 16:29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栾朝晖 李国然 摄影 王菲)“成功了成功了,接开水来回几下就老亮老亮了!”远在海南省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周钇含同学兴奋地叫了起来。

  在位于天津的南开大学,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开大学分营最后一个单元——材料学科特色活动正在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儒军正在远程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高中生通过体温实现温差发电。可能因为海南环境温度较高,温差发电效果不明显。当周钇含同学用盛有开水的杯子加热温差电池的一面时,他面前明亮的LED灯让他激动万分。“温差发电可用于很多场景,可以给手机应急充电,尤其是面向未来可穿戴设备等智能时代的需求。”马儒军给同学们描绘着他憧憬的未来。

  “温差可以发电,那么大家想不想变成神笔马良,随心所欲地设计自己的电路呢?”下午的活动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梁嘉杰一边招呼同学们拿出由导电墨水、毛笔等实验用的“文房四宝”,一边抛出问题。同学们纷纷一展身手,用毛笔蘸着梁嘉杰教授实验室制作的导电墨水绘制自己的图案,柔性导电油墨可以在任意折叠的情况下,保持持续通电,为未来可穿戴设备等各种柔性设备中的供电需求提供了保障。“再一次拜服于科学的神奇。”“感受很深,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同学们纷纷在留言区发出感叹。

  接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庞建东为大家讲解了通过材料结构调控其功能的奥秘,他带领同学们在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黑色马克杯中加入热水,杯身慢慢显示出南开大学多彩的地标建筑,这就是配位聚合物热致变色材料的一种应用。“真的好帅!”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大同附中的王帝森同学赞不绝口。同学们自己亲手验证了材料的神奇。

  克服疫情影响,为筹备这次科学营活动,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生们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准备。解决了诸如如何将前沿研究变成原创科普、如何针对性设计适用的实验器材、如何保障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及时收到器材等各种难题。活动志愿者、材料学院学生刘学打趣地说道:“这段时间,实验室变成了‘电子厂’‘文具厂’,志愿者同学变成了‘快递员’。”

  “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两弹一星’研制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储能金属氢化物,发展至今已是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学院副院长李国然为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特色。“材料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经之路。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面向未来的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为主要领域,致力于培养理工融合的卓越科技人才。”

  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开大学分营从7月20日至24日在线上进行,周其林院士讲授了开营第一课,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学者们先后为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高中生和他们的带队教师带来内容丰富、妙趣横生的专题讲座和科学实验,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拓展了科学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辑:付坤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
李建先生南开大学校董致聘暨...
中交物业服务集团一行来访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天津市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布局...
南开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纪...
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天津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