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陈 鑫 刘慕鑫 摄影 陈 晨)一套套超现代化的防震住房、一张张可以在地震来临时自动蜷缩保护自己的睡床、一件件不怕挤压又具有防御功能的外衣……5月26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南开大学附属小学的50余名小学生拿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防震小屋、救援设施等科技创新模型,一同交流。他们的奇思妙想和生动创意让评委老师赞叹不已。
“我设计的房屋下面有一排轮子,可以随着地震波而滚动,不易倒塌,如果遇到洪水,还可以浮在水面上,房顶采用了太阳能供热,配备了机器人,可以为受伤的人医治。”五年级二班的张鲁西向在场评委介绍自己设计的防震抗洪屋。
“未来的房子里,都会安装一种特殊的磁铁,一旦发生地震,就可以自动连接电路,启动报警装置,提醒人们逃生。”“我设计的高层楼房,在外面设计了一个逃生管道,就像飞机的逃生舱一样,遇到地震等危险,可以顺着管道滑到安全的地方。”“我的小屋可以飞,会自动搜寻被埋的人,屋子里还有会自动蜷缩保护我们的睡床。”小学生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都做成模型展示出来,并向参观者介绍。
小学生们设计的新型小屋、报警装置、生命探测飞行器,都是名副其实的防震设施模型,用来制作模型的材料都是废旧的药盒、木板、纸夹、泡沫塑料等。作品基本由他们自己创意设计并动手制作完成。
南开大学附属小学大队辅导员李松颖介绍说:“汶川和玉树大地震后,在与全国人民同时行动起来奉献爱心的同时,我们也思索着,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无法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手、我们的脑,去思考、去实践、去创新。借此机会普及防灾知识,进行科普教育。虽然同学们设计模型不一定马上能变成现实,但是相信可以帮助他们今后走上科技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