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在南开大学演讲。摄影任永华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国)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2月2日在南开大学演讲时指出,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三个要素,眼光(Perception)、坚持(Persistence)与能力(Power)。
当日下午,杨振宁回母校南开演讲“1957年宇称不守恒所引起的震荡”。在回答南开大学物理学院一名学生的提问时,他说,其实不止是物理领域,做任何学术研究都要具备这三个要素。
第一要有眼光。杨振宁以另一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为例说,她“独具慧眼”,看出来什么东西才是真正重要的,在别的物理学家不愿意从事证明宇称不守恒的实验时,吴健雄第一个做到了。他在演讲中回忆,当自己与李政道在理论上首次否定宇称守恒时,“大部分物理学家都不想进行我们这个实验。他们觉得非常困难,不值得去做,因为结果一定会证明前人的观点,但是吴健雄有更深入的战略性眼光。”
第二要素是坚持。“因为前沿研究多半时候面临种种困难,需要能够坚持。”他同时表示:“当然太坚持也不行,如果走了错误的道路,坚持会浪费很多时间——这是很复杂的事情。”
杨振宁仍以吴健雄为例,指出学术研究的第三要素是能力。他说,大家发现一些理论很多地方跟实验符合,很多地方不符合,这在每个领域的前沿是常常发生的。在上世纪40年代末,在β衰变这类实验里就有这些“很奇怪的事情”,吴健雄能够做很复杂的计算,掌握着别人都没有的力量,一下子就把“疑团一扫而光”,成为那个领域“最大的权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