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张国)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开大学教授何炳林,7月4日因病在津逝世,享年89岁。当日起,南开大学在蒙民伟楼设立了灵堂。何炳林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8日举行。
何炳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是我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的开创者,被誉为“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他1918年8月生于广东番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2月归国任教于南开大学,期间曾任青岛大学校长。
何炳林先生的遗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茹玉回忆说,当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夫妇二人立即准备投身新中国建设,但回国计划被美国当局阻止。1954年,考虑到新中国必将大力发展原子能事业,并得知美国将与此相关的离子交换树脂列入战略物资,何炳林将研究方向转为离子交换树脂。
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夕,何炳林与部分中国留美人员联名致信周恩来总理,强烈要求回国。在周总理的帮助下,经过外交努力,他用个人积蓄购买了部分回国后工作急需的仪器、资料和原料,于1956年2月毅然返回祖国。
回国后,何炳林研究组在南开大学成功合成出当时世界上已有的全部离子交换树脂品种,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工厂,其主要产品用于国防工业提取国家急需的核燃料——铀,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和原子弹成功爆炸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此,何炳林生前曾说过:“我在中学和大学都受到很好的爱国教育,这种影响是一生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成功爆炸后,何炳林表示:“我感到,自己做了些对国家有用的工作,回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何炳林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化学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学术创新工作。他高瞻远瞩,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引进,创建的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研究成果直接和间接对国家的贡献逾30亿元。
国家和人民也给了何炳林崇高的荣誉。1958年、1959年,毛泽东、周恩来先后到南开大学视察何炳林的实验室和车间,对他的开拓奉献精神和杰出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为表彰他在原子弹研制中所做的贡献,国防科工委于1989年向何炳林颁发了“献身国防科学技术事业”荣誉奖章。
何炳林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奖、杜邦科技创新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原国家科委一等奖、原国家教委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奖、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等30余项重要奖励。他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并曾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献身教育事业的何炳林,一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600余名本科生、100余名硕士生、60余名博士生、15名博士后。他的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铜文表示,自己最崇拜导师的爱国精神和敬业精神。
“何先生不光在学业上影响我,而且在做人等方面也对我有很大影响。他的一生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培养了很多栋梁之材,这让我感觉到教书育人是很光荣的一件事。说来也很巧合,我现在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就是将何先生的‘树脂’做成‘膜’,也是他亲自安排我做的,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希望,延续他的事业。”
陈茹玉院士说,六十多年来,自己与何炳林每天都在一起读书写作,互不干扰。由于昔日同窗求学的缘故,两人的书桌至今仍并排放在一起。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好学生,是何炳林的心愿。2005年,何炳林、陈茹玉院士共同捐资40万元积蓄,分别在他们执教的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和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设立奖学基金,评奖条件中,爱国放在第一位。
何炳林说:“我总感觉自己的年纪大,够生活费就可以,不需要钱了。钱没有多大的意义。”他还说:“中国强大了,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负。现在的大学生要好好念课,要学好外语,要多看文献,要练好实验技术,搞科研要多动脑筋去想……当然更要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