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主题教育展风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接续奋进新征程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3-08-29 17:18

  者按:当前,我校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要求,激励引领全校师生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全校各二级单位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心怀“国之大者”,书写“南开答卷”,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我们特推出“主题教育展风采”系列进行刊载,展现各部门各单位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进展、创新举措、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赵玲、李科)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学校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学院实际,迅速启动、靠前指导,全面精准、严督实导,推动学院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真读真学真思考,以学铸魂求“实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牢牢抓住理论学习这条主线,把学思想作为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大前提,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学院通过领导干部讲党课,举办理论研读班、交流研讨会等方式,坚持领导带学、个人自学、支部共学、分层研学、实践检学“五学联动”,着力扩大学习覆盖面、增强学习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学习、大研讨、全覆盖。

院党委书记冯银厂讲授党课

  通过认真扎实的学习,全院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时间要求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根本遵循,学院在科研诚信与师德师风建设、科技创新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树立和践行等方面,提高了政治站位,提升了政治能力,强化了责任担当。 

调查研究接地气,破解难题出“实招”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围绕新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实打好调查研究的“组合拳”。5月到7月,针对党建工作如何与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主要包括在师生中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党支部书记、行政人员、毕业生代表、教师代表等召开调研座谈会,通过全国环境学科党建论坛与部分兄弟院校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座谈交流,与天津市津南区人大党组、海棠街党工委、天津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党支部、南开区发改委党组等校外党组织就加强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进行座谈调研,着力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调查研究 合作共建交流 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在全面“从严治党”、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方面,提出以“赶考”精神继续答好新时代答卷。在打造环境学科创新人才体系方面,坚持“引育用留”相结合,以发挥学院“高峰学科”优势“筑巢引凤”,以制定好政策、提供好服务“拴心留人”,着力打造人才发展生态圈。在开展有组织科学研究方面,围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凝聚科研力量,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努力实现担当作为;同时立足环境学科交叉优势,走出“筑峰扬优,交叉创新”的学科建设新路,激发原始创新新动能!

“国之大者”显担当,“生态文明”谱新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推动南开大学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深化局校合作备忘录》,紧密围绕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注重优势互补,深化双方合作领域,构建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强化“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平台建设,开展联合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建设服务国家气象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端智库,促进环境气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牵手中国气象局 深化合作共建平台 贡献南开智库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生态文明为抓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依托高端人才汇聚、前沿成果协同、企业转化推广,通过模式创新精准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开大学)联合企业在庄浪县郑河乡卢屲村垃圾中转站建立“南开大学服务庄浪县乡村振兴创新试验郑河乡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置示范站”,建设了混合生活垃圾就地处置示范站,解决了郑河乡生活垃圾收运成本高、污染环境的问题。自设备示范运行以来,实现了乡域内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为群众提供了舒适干净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创新生态帮扶模式 助力庄浪乡村振兴

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 携知识访遍绿水青山

立德树人守初心,教学相长展风采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推进“师生四同”实践育人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将环境学科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年暑期学院共派出13支社会实践队,20位老师、127名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其中学院党委书记冯银厂教授带队,李维尊教授、宋少洁教授、团委书记高世哲带领实践队伍前往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开展“师生四同”社会实践和调研工作;汪磊教授带队前往广西金秀县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振兴”主题调研;邵超峰教授带队赴云南省临沧市开展“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主题调研;董恒副教授带队赴内蒙古开展“共建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学院立足“师生四同”暑期实践,与邢台市威县、平凉市庄浪县、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建立了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学院师生通过暑期实践切实做到了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立足环境专业特长,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所学知识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增砖加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红文教授领衔的《环境类融合创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密切结合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系统地构建了“六层次一体化”环境类融合创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学科优势,形成了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功、创新思维与方法的理论教学和配套支撑体系。提出了“新工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和“国际工程认证”协同融合、同步推进的新思路和基于“课堂-实训-竞赛-项目-服务-反哺”全流程“贯通式”实施方案。项目成果显著提升了环境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教、研相长,带动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

科普活动惠民生,科学之光耀未来

  环境污染诊断与防治市级科普基地定期向公众开放,将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科研成果与环境科普展览相结合,形成集参观、游览和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展览。科普基地以生态文明科普为主线,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以“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为重点,通过科普讲堂、科普视频、科普展板、科学实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了系列科普活动,加强了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自觉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科普基地开展了“科技周”“科学营”等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日活动,围绕参观、实践操作、虚拟仿真体验等活动形式展开,向公众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简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科普基地以“生态文明、走进你我”为主题,面向大、中学生组织开展了十余期线上科普课堂活动,邀请了各领域专家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科普基地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天津市“大学-中学”科普创新大赛、天津市科学实验展演等十余项科普奖项。

南开大学科技周环境科学与工程组活动成功举办

履行科普职能 传播生态文明

  南开大学科技周环境科学与工程组活动之神奇发电细菌的应用

编辑:丛敏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杨庆山出席巡视马克思主义学...
专家学者齐聚南开 共议新时代...
南开大学召开党建工作推动会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来校调研
学校召开院长部处长联席会推...
奇瑞控股集团一行来访
校领导为“南开大学廉洁文化...
南开大学与美国化学会出版部...
学校调研组赴浙江推进“中华...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