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迎接党代会】党代表风采与心声(一)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2-02-16 17:20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蓝芳 郝静秋 付坤)中国共产党南开大学第十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本次党代会是在学校迈入新百年新征程的重要节点,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加速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是全校师生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即将参会的党代表们热切期盼、广泛关注,正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喜迎党代会的召开。

  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何良年在南开园教书育人已有20载,他长期在一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从事绿色化学研究,曾获评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示范岗先进个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他表示很荣幸被推选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前期参加了学校党委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此刻内心正热切期盼党代会的召开。“每一位在南开工作、学习的南开人,都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人。党代会将激发全体党员、全体南开人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将对推进南开事业起到重要引领作用,需要我们更清醒认识问题不足和努力方向,这正是规划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基础。相信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必将加快推进南开事业高质量发展。南开化学人正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探索世界科学前沿,围绕‘双碳’目标、助力绿色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迎接新挑战、谱写新篇章!”

  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坤望也对本次党代会的召开充满期待。作为一位知名专家学者,他在南开大学有着近三十年的教学科研经历,多次荣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曾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奖、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奖项。作为党代表,李坤望高度关注学校的学科建设。“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南开大学6个学科入选,其中应用经济学为本轮新入选学科。这是党代会召开前学校的一大喜事。”在李坤望看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和“学科”,淡化身份色彩,这对南开大学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我们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希望通过本次党代会的召开,更加科学地谋划把握南开学科建设方向,未来有更多的学科进入到一流建设行列。

  药学院青年干部崔庆新自负责学院仪器平台工作以来,敬业奉献,踏实工作,先后获得学校实验室管理成果二等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成果奖,两次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他说,即将召开的党代会是指导学校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会,作为党代表,深感光荣、责任重大。希望此次大会能更多关注教师分类评价体系和能力提升体系的完善,真正激活评价机制,以此调动各个岗位教师的积极性;希望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产业推动等优势,建设更多标志性的科研大平台。崔庆新表示,此次党代会将引领科研人员坚持“四个面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激发生物医药创新优势,促进医药产业提质增效,输出面向未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顶尖人才。他也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学校发展新征程中努力奋斗、展现担当、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姚征是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学习期间曾任天津市学生联合会主席、南开大学学生会主席,获评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2020至2021年,他曾赴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支教,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意义。作为党代表,他说“新时代南开青年应当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赓续南开精神,时刻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激励、鞭策自己,心怀爱国情、笃定报国志、付诸爱国行,努力成为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预祝学校此次党代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学校在创建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谱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编辑:蓝芳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座...
我校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
南开教授入选全国“青马工程...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启...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南开大学携手耀华中学共育人...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
校领导为新入职教师作专题辅...
【党纪学习教育】南开大学召...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