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奋进五年看成就】科学布局 注重内涵 一流学科生态加速构建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2-01-05 16:34

  南开新闻网记者 郝静秋

  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建设一批国内顶尖、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南开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自觉认识一流学科的主要内涵、自觉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自觉遵循梯次发展的规律、自觉将“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相统一,明确“聚力登峰”“集群突破”“前沿交叉”的学科发展思路,全面启动“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传统与新兴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着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步形成“文理并重、医工协同、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学科布局,不断开创一流学科建设新局面。

  统筹学科布局  梯次带动冲击一流

  2017年9月,南开大学入选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南开大学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推进。

  2017年底,《南开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正式公布,这是一次承前启后、意义非凡的战略部署。方案明确提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根据‘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原则,学校将学科整体分为‘率先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巩固发展学科高原’‘新兴交叉学科与新增学科’三个层次进行建设……”

  根据这一部署,学校聚焦学科内涵优化和创新能力提升,以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为发展主线,形成了“7+8+X”的学科发展格局。

  五年来,通过化学、数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历史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等7个冲击一流学科的率先发展,学校着力构建优势互补、群聚交叉、整体带动的学科生态,学科结构不断优化、优质率持续攀升。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5个学科进入前5%,14个学科进入前10%;在ESI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我校前1%学科增加5个,总数达到15个,其中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南开大学商学院通过AACSB、CAMEA、AMBA、QP等国内外重要认证。

  为构建促进学科生态优化的发展矩阵,学校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谋划实施“学科引领与会聚”战略,重点推进顶尖学科引领计划、骨干学科提升计划、潜力与新兴学科激励计划、交叉学科创新计划,通过“率先发展、群聚交叉、整体带动”,形成一流学科牵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助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进的发展态势。

  2017年至今,南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由24个增至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由15个调整至11个;新增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学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重点二级学科9个、重点培育二级学科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重点建设学科2个。

  2021年,学校还顺利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和第五轮学科评估参评工作,完成“双一流”管理平台建设,探索构建多维度、分类别、显特色的“双一流”学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精准对接国家战略  积聚学科发展新动能

  “知中国,服务中国”,这是南开大学自创办之初就秉承的办学宗旨。五年来,南开大学精准对接国家需求,积极谋篇布局。

  为更好地服务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学校举全校之力建设全国重点马院,成立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五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校增加“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凝练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出台《二级学科团队建设支持计划》;组织出版《南开马克思主义文库》,集中呈现我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标志性成果,教授专著《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发布,入选新时代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名单;思政课教学研究学术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创刊发行;“天津当代马克思主义论坛”、“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研究计划”启动暨学术研讨会、“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等一大批高端学术会议、讲座论坛在南开举办,学术文化极大繁荣。

  2019年9月17日,在建校100周年倒计时30天,“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全面启动。所谓“4211”,即实施“文科振兴、理科提升、工科攀登、生医发展”四大计划,构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奖励体系,在校内建设10大交叉科学中心,携手世界一流大学打造10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校长曹雪涛说:“作为南开新百年聚焦学科发展内涵优化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顶层战略和发展引擎,‘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强调‘卓越’、突出‘行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与标志性精品成果的提升举措,对于推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于新文科建设,南开大学设立“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每年将筹集1000万元经费,为人文社科发展“夯基搭台”。这是南开大学首次在文科领域设置专项发展基金,也是南开“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应对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在固强文史哲经、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学科布局,调整组建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致力于发挥综合性高校对催生新技术、孕育新产业、培育新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经过一系列优化调整,我校学科发展焕发出崭新活力。这5年,我校多项重磅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等。

  五年来,学校积极融入“健康中国”战略,一大批医教研协同系列重磅成果落地。学校成立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与天津医科大学深化全面合作、共建天津公共卫生与健康联合研究院;与解放军总医院深化合作,打造军地共建、医教研协同的高水平创新示范基地;与南开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共建转化医学研究院、移植医学研究院、妇产科学研究院、眼科学研究院;与天津12家三甲医院深度合作,形成“医教研联盟”,推进基础科研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通,实现医学学科跨越式发展。

  聚焦大平台建设  促进学科深度融合

  “打造大平台、凝聚大团队、促进大协作、汇聚大成果”,这是南开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

  聚焦于大平台建设,五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南开大学—牛津大学联合研究院等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打造科研创新的高原高峰。

  这五年,众多南开学者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群体。“功能有机分子的构筑和构效关系研究”“微分几何”“杂原子有机化学”“无机固体材料与能源化学”“组织器官损伤的修复与再生”“载能小分子高效转化”等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接连获批成立,形成了以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学科交叉融合、功能互补的研究团队,为产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制高、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位于津南校区综合实验楼北侧的一处建筑工地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这里是南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中心建设项目现场。这幢新大楼的建设启用将为南开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

  五年里,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以优势学科为引领,科学整合化学、生命、材料、人工智能等学科力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交叉学科平台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科学研究高峰。

  学校整合全校优质学科资源,先后组建成立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细胞应答交叉科学中心、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南开大学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通过整合科学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做到深度交叉、融会贯通,努力引领学科发展新方向,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行业引领性的重大成果,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为解决科技领域一系列重要的“卡脖子”问题,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贡献。

  紧抓时代机遇,奋勇迈向一流。新时代的南开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以改革创新的锐气、踏实坚毅的韧劲,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深圳市南开大学校友会2024年...
学校召开2024年度中层班子和...
南开大学召开2024年度二级单...
校领导与新一届学生会、研究...
国际著名有机化学家中村荣一...
校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听取...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
校领导率队赴湖南开展招生宣传
【爱国奋斗南开人】刘甲奇:...
学校部署启动科研经费使用综...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