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记者 付 坤
教育,民族之命脉;先生,教育之魂魄。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开大学时指出:“专家型教师队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要把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始终抓紧抓好。”
南开大学历来重视人才立校、人才兴校、人才强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南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人才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第一战略,牢固树立各个岗位皆可成才的“大人才观”,以汇聚人才和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为重点,通过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育才引才用才水平,着力打造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卓越师资队伍,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加大引才力度 一流人才不断汇聚
2019年6月,“南开三校长赴美引才”的消息在中国留学人员中间广为流传。
那一年,正值南开大学建校100周年,作为南开大学第四届国际人才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校长饶子和,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候任主席、原校长龚克分别率3个代表团共31名专家学者赴美招聘,行程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每到一地,校长作校情报告,人事处工作人员作人才政策介绍,相关专家学者组团咨询,一对一恳谈,使海外人才全方位了解学校历史、现状和人才需求,做到精准发力。
如此“豪华阵容”的引才之旅,在南开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充分显示了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双一流”建设的攻坚阶段,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引进海内外人才的诚意。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教师。五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要求,着力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2018年6月,学校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议,系统梳理、全面总结学校人才工作,研究谋划新时代人才队伍新格局。会上,校党委书记杨庆山强调,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决定性、根本性、战略性、长远性、基础性,切实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强校作为第一战略,把人才优势作为第一优势,必须强化尊才爱才留才、识才引才用才的工作思路,必须强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制度政策、环境氛围等系列措施,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五年来,学校设立五类“人才通道”,陆续出台《南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聘任工作的暂行规定》《南开大学关于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设置“双聘院士”岗位、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一人一策”培养体系,成立人才引进工作组、持续举办国际人才论坛、完善高水平人才经费支持政策、简化一次性支取住房补贴流程等举措,加大延揽战略科学家和优秀青年人才力度。
截至目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45人,其中高端人才163人、国家“四青”人才124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达53%。
五年来,学校全面推进“三百计划”,将业绩、水平、能力作为遴选考核重要指标,重点加强高水平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后备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以一流学科、重大平台等为载体的“人才特区”建设不断成熟,自主设计人才遴选、聘用、薪酬、培养、激励和考核等方案,“人才特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院(学科)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目前,学校“人才特区”已增至9个,有力推动高层次人才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人才聚集高地。
青年人才是南开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先锋队。五年来,学校坚持育人导向,潜心培养、关心、爱护青年人才,既全力帮促扶、又敢于压担子,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学校按照师资“蓄水池”导向推进博士后制度改革,持续实施“百名后备师资培养计划”,遴选优秀本科毕业生赴国外一流院校攻读博士学位,为高水平师资队伍提供人才储备,学校现有博士后381人,后备师资共派出458人。
2021年11月,学校成立青年学者创新联盟,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学术活力和创新热情,推动优秀青年人才在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学校对百名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人才特区”入选者实行倾斜性支持,鼓励教师投身基础性、重大创新性研究中,“一人一策”培育效果显现,催生了一批重大科研突破。
伴随着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不断激发后备力量成长,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整体水平逐年提高,人才聚集效应逐渐显现。
五年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42人(171人次),其中新当选院士3人,入选杰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34人;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学校高端人才增加70余人,其中有28人来自“百青计划”入选教师。形成高端人才加速汇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涵养高尚师德 “大先生”持续涌现
“师者,人之模范也。”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五年来,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常抓不懈,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以破“五唯”为导向,扎实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改进教师评价,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师德师风锻造,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育人工作之中。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原则,学校严把人才引进和评聘考核政治关,实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围绕教师思政,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2017年,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台《南开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南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细则》等加强教师思政工作的专门文件,全面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严肃处理师德失范问题,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019年教师节期间,南开大学“百万大奖”奖励名师的消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当年,学校统筹设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两大教师奖励体系,年度奖金1000万元,嘉奖具有创新性和显示度教学科研成果的优秀教师及科研工作者,鼓励他们潜心教学、创新科研。
2019年9月10日,学校颁发首届南开大学教育教学奖,表彰22位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中国高等教育和南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名师。其中,叶嘉莹教授、顾沛教授首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2020年6月30日,学校首次颁发科学研究奖,奖励学校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罗宗强教授、周其林院士获得首届“南开大学科学研究奖重大成就奖”。秉公尽能的“南开之师”铸就了百年南开的辉煌基业,受表彰的这些教师,就是传承弘扬南开优秀教风的最好诠释。
为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凝心铸魂,帮助老师们提高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近年来,学校持续举办南开师德讲堂、研究生导师培训班,通过邀请校内外名师、优秀典型传授教学科研育人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引导他们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五年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影响中国”年度教育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一批教师楷模。
助力教师发展 “教研之基”稳步夯实
作为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而且还要“长流水”。
“一所大学人才队伍的厚度和硬度,决定了一所大学事业发展的高度。人才是高校的核心资源,人才战略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战略。”2018年,校长曹雪涛在全校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改革创新是南开大学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路主线,要坚持人尽其才,努力改革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五年来,学校持续深化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建设,不断夯实“教研之基”。
2019年,学校大刀阔斧进行教师职称评定改革,制定《南开大学教师系列教学为主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务条件的规定》等文件,实行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岗位管理,实现教师队伍的多类型和个性化发展,健全分类竞聘和各类型之间流转退出机制,让教师更专注于教学,不断在教学领域开拓创新。
五年来,学校持续推动定编定岗工作开展,明确各级各类岗位聘任条件,逐步扩大学院(单位)在岗位聘任中的自主权。完善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提升教师履岗业绩和效率。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投身教学科研。
五年来,学校以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完善教师培育体系和服务保障,全面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校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逐渐形成目标明确、层次清晰、衔接有序的立体化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引进英国高等教育学会的教学能力专题研修班、Nature出版集团的科技写作与顶级期刊发表课程等国际高水平培训项目,强化教师理论素养和能力提升。同时,针对教职工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培训。学校还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经费、平台和技术等方面支撑。
五年来,全校上下坚持南开道路、发扬南开精神、光大南开品格,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新时代南开“人才大厦”逐渐构建。
叶嘉莹先生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周其林院士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未来科学大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曹雪涛院士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陈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获202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饶子和院士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龚克教授正式就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卜显和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庞代文教授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刘伟伟教授当选美国光学会会士……
五年来,广大南开教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护育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这五年,学校育人成果不断涌现,南开学子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摘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等科技创新类奖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奔赴五湖四海,在西部基层,在绿色军营,在科研院所,在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民族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站在新百年新征程新起点,南开大学正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汇聚人才、尊重人才,构建进德修业、引育并举的人才生态,坚定不移谱写“素质提升 德业双馨”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