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宣讲侧记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19-06-26 16:35

  南开新闻网记者 马超

  “你是中国人吗?”“是!”“你爱中国吗?”“爱!”“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6月20日,“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为全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党群部门管理干部带来专场报告会,宣讲团成员、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薛博文在“中华复兴吾辈在”的宣讲中与大家重温那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响亮而激昂的回答声响彻整个综合业务西楼报告厅,在场人员手里擎着国旗,眼中饱含热泪……

  同样的情景也曾发生在南开大学主楼小礼堂、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近日,按照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工作部署,南开大学成立“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并在天津市高校巡回宣讲。在每一场宣讲中,6—8名宣讲团成员聚焦百年南开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光荣传统,从不同角度讲述光辉历史和动人故事。截至目前,这场主题为“弘扬爱国精神 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的报告会已经举办过4场,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40余个单位、师生代表共计3000余人到现场聆听。

  “我们希望在全市高校营造出爱国奋斗、砥砺奋进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天津市教育工委宣传处负责人表示。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郭永怀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不幸坠毁。当工作人员辨认出郭永怀时,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人们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赫然发现那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完好无损夹在两人之间……”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辛琦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南开大学校友郭永怀心怀大我、以身许国的精神。他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手握接力棒,将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做科研报国的青春逐梦人。

  “解放初期,我国农药化学研究领域一片空白,杨石先根据国家需要毅然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药物化学转到农药化学;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首次生产出我国急需的杀虫剂产品,填补了农药领域的技术空白……”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朱守非通过宣讲杨石先、何炳林、陈茹玉、申泮文、李正名、周其林、陈军等两院院士的奋斗历程和学术成就,展现了南开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传统,表达了作为青年一代南开学人将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同祖国的发展进步、人民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的坚定信念。

  以“南开指数”和中国工业化系列调查研究等成就而享誉海内外、以80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著名经济学家杨敬年;因罹患胃癌而切除胃部五分之四,90岁那年因“我国执教时间最长”入选“中国10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的申泮文;以古典诗词之教学来报效祖国、晚年捐赠全部财产设立“迦陵基金”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叶嘉莹……在90分钟时间里,宣讲团成员们深情讲述了大师先贤的奋斗故事和爱国情怀,讲到动情处,更是博得全场师生热烈回应:“愿祖国繁荣富强!”

  “南开学校是因国难而产生,所以其办学目的在于痛矫时弊、育才救国。”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校史研究专家张健此次作为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成员,娓娓讲述了南开报国兴学的故事。他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爱国主义也是南开的魂,南开自建校之初就是‘私立非私有’,南开百年办学历史中凝结的南开精神,也不应仅仅是南开人的南开精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社会上宣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一代代中国人身上传承、发扬!”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宣讲团成员还结合自身工作分别讲述了南开人在教学科研、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世界文艺舞台上接续奋斗的故事。

  南开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艾伟俊讲述了南开同事、师生校友倾情帮扶甘肃庄浪的感人故事和自己在庄浪县高房村挂职第一书记进行精准扶贫的难忘经历。“刚到村里,一位乡镇干部打电话,10分钟的通话里,我只听懂了‘艾书记’三个字。本来肠胃就不太好,又是南方人吃不惯面食,到村上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米饭,待了一个月就瘦了十几斤……”结合自身的奋斗历程,艾伟俊在宣讲中说,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驻村帮扶过程中,既要有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产业帮扶的大目标,更要从小处着手帮助群众解决他们身边的小事和难题,展现了南开人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爱国奋斗、越难越开的家国情怀。

  “像我这样在中西部和基层扶贫挂职的南开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基层边疆的坚守和奉献就是南开人爱国报国的生动缩影”,艾伟俊说,“我希望通过宣讲,让更多人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真实的农村和国情,知中国,更好的服务中国。”

  南开大学商学院辅导员、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原团长曹莲娜在宣讲中介绍了合唱团站在世界合唱舞台之巅、国旗因他们升起背后的故事。合唱团的同学们一直坚持着每周一天9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所有的节假日他们还要利用大半的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平均一年的训练时间约500-600小时,参加各类演出20余场,甚至在期末考试周赶上演出任务时,大家都会一边候场一边背着考试笔记。在和其他同学一样完成南开大学各学科的正常课程之外,他们相当于又修读了一个音乐专业。

  “在那次比赛中,我们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一举获得3项金奖。前来助威的当地华人们也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和场内的观众一起欢呼,‘中国南开!南开中国!’我们情不自禁地唱起国歌、校歌,金灿灿的奖杯在大家手中传递,奖杯中凝结着所有吃过的苦,所有奋斗的路……”宣讲至此,曹莲娜不禁几度哽咽,“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世界合唱舞台之巅,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成功不仅属于南开,更属于所有的中国人!”这样的深情告白不禁让全场响起由衷的掌声。

  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记者马超在宣讲中分享了她在采访过程中了解的到陈省身等大师们的奋斗足迹,也介绍了南开大学8名入伍学子在军队大熔炉中淬炼成钢的故事。南开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军在宣讲中将视角聚焦在广大校友、学生辅导员、食堂厨师、司机师傅、保安、门卫等“南开人”身上。

  “在南开大学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李军说,南开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蜚声海外的学术大师和专家学者,但同样离不开这些平凡校友和普通员工——正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希望通过宣讲,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肩头的责任和使命,用砥砺奋斗来守护身上“南开人”的标签,守护南开的下一个百年。

  “爱国三问”的时代回响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当最后一位宣讲团成员——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常任指挥孟超美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为题进行宣讲后,她带领全场师生共同唱响了那首熟悉的《我和我的祖国》。宣讲中提到的那支曾获得30多项国际赛事的金奖,5次在国际赛场上升起国旗、奏响国歌的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也走上舞台,簇拥在“孟妈”身边,和全体师生共同挥动国旗,高声合唱,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情怀在此刻沸腾。伴随着歌声,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这场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南开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听到这些南开故事和南开声音后,我越发觉得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也应发扬‘公能’精神,立足本岗,做好服务工作,为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提供支撑,为南开在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贡献我们的力量。”宣讲会后,南开大学机关青年管理干部高磊说。

  “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报告会,让我对爱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其中宣讲团成员在甘肃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斗事迹,我深有感触。”天津财经大学新疆和田支教团成员、理工学院信科系信工1601班学生马月圆说,去年她曾深入新疆和田地区,给那里的小朋友们带去了知识和关怀,今后要继续用实际行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为准备好报告会,宣讲团的成员们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数易其稿、反复打磨。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大家一句话一句话训练,一个音调一个音调改进,努力克服困难,甚至带病坚持训练……这一切,只为最后那一刻的精彩呈现。

  对此,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红文谈到:“尽管平时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但将南开的爱国奋斗精神传承给学生也是我的岗位责任。”在做好专业教师工作的同时,孙红文也积极投身思政教育,鼓励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作出应有贡献。

  “支教团有‘支教精神’,合唱团有‘合唱精神’,扶贫人有‘扶贫精神’,科研人有‘科研精神’……所有这些群体的精神汇在一处,就是‘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南开精神!”几场宣讲下来,宣讲团的成员们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认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应把这些南开故事讲好,讲给一代代人听,让南开人‘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精神代代传承、赓续发扬,让‘爱国三问’在新时代回响!”

  “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是在南开大学成立百年之际,第一次面向全社会讲南开故事、扬南开精神的宣讲团。南开人一向以作风踏实、埋头苦干著称,在新时代,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让南开精神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在全社会弘扬爱国精神,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

编辑:张丽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10位优秀研究生获评2024年度...
天津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一行来校调研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牢记嘱托谱新篇!这一年,南...
环境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佩德罗·...
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
校纪委召开全委会扩大会议传...
学校召开新医科建设座谈交流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