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是劳动者最主要的收入构成。“十二五”规划明确,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并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这一年来,工资增长状况如何?有没有跑过物价?百姓对涨工资有哪些盼望?让我们一同走近普通劳动者。
——编 者
北京一所“211工程”大学讲师郝旭——
工作体面,钱有点紧
本报记者 左 娅
收入,是郝旭最不喜欢的话题,“怎么说呢,同学聚会,她们跟我谈收入,我只能跟她们谈社会声望了。”
2010年,郝旭博士毕业,成为北京一所“211工程”大学的讲师。事业单位是郝旭找工作的首选,理由很简单:有北京户口、体面、稳定、工作时间安排相对自由,方便兼顾事业和家庭。那时候她并不在意收入:“好歹是大学,不至于太差吧。”
然而,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郝旭还是沮丧了。“才3900,不是试用期工资,是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郝旭说,“学校既不分房,也没有宿舍,在学校附近租房的话,即使是一间一居室,也要3000多块。如果不是因为住在郊区,基本上交完房租就剩不下什么钱了。”
“大家可能以为事业单位虽然工资少,但是福利好。其实不尽然。”郝旭说,除了工资,没有太多额外福利。虽然是公费医疗,但最高只能报销80%,初诊还得在校医院。子女入托上学,一直被人们视为高校吸引师资的重要资源,“虽然我们学校有幼儿园,但我住在郊区,每天让孩子那么远来上幼儿园太不现实了。”
可在同事们看来,郝旭算运气好的了。工作不到两年,她就赶上了涨工资。今年,算上房补,她平均每个月能挣到差不多6000元。涨工资当然让郝旭十分欣喜,但她仍然感到不太够花,“托儿费就要3000块钱,加上奶粉、玩具、兴趣班……钱仍然显得紧张。”于是,郝旭不得不花心思挣外快。
高校老师挣外快,最常见的是申请和企业、研究机构等联合科研的横向课题,这也是郝旭目前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横向课题能挣多少钱,差别非常大。像我这样的,每年也就一两万。”郝旭说,“当然,这也跟所在学科的性质、学校的特点有关,如果是学校优势专业、学科应用性强,横向课题的申请相对容易,课题经费也比较充裕。”另外,课题的申请,跟个人的人脉、能力也有很大关系,而且这项收入非常不稳定,“一年一个横向课题都申请不到的情况是很正常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收入倍增目标,希望明年我们学校能落实一下,再给我们涨涨工资。”郝旭笑着说,“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再涨个一两千我就知足了。那样我就不用费这么大劲儿申请横向课题,可以多放些精力在讲课上,研究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题目。”
(注:郝旭为化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北区宾馆服务员范丽蓉——
期盼物价稳,能多攒点钱
吴秋余 田博夫
“像我们这些出来打工的,总想多挣点钱贴补家里,可这年头什么都噌噌的涨价,真攒不下什么钱。”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北区一家宾馆做服务员的范丽蓉告诉记者,自己2006年开始做服务员,这些年工资年年都在涨,自己也从一名普通服务员做到了领班,可面对房租、物价的上涨,这些钱还是显得不那么够用。
范丽蓉今年39岁,老家在大庆肇州农村。2004年,她与丈夫一起来到哈尔滨打工。范丽蓉进宾馆做了服务员,每天从早忙到晚,主要的工作就是打扫整理客房、会议室等。她很珍惜这份工作,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开始时每天负责打扫10多个房间,还有会议室,有时候累得脚后跟都抽筋。当时的工资是死的,每个月500多元,干多干少一个样,可我觉得有份工作不容易,得为家里人拼命干活。”范丽蓉说。
一年后,吃苦能干的范丽蓉当上了领班,工资也涨到了950多元。
2009年底,范丽蓉离开了原来的单位,来到了一家规模小一些的宾馆。因为工作经验丰富,一到新的单位,她就做了领班。“新单位把工资分成了三部分,底薪1400元,加上工薪和提成,工薪每半年涨50元,提成就是多干一个小时加1块钱,别看就一块钱,一天多干几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能多挣100块。”范丽蓉告诉记者,自己挺喜欢新单位的环境,“也有个宾馆能给我比现在高些的工资,但是咱打工的不是光图个钱,也要有个氛围的。在这时间久了,就有家的感觉了。”
今年,范丽蓉的底薪涨到了1600元。她的丈夫在120急救中心当临时工,一个月1200多元。不过,家里的日子还是很紧张:江北区租的40平方米小房子,房租已经从2年前的一年3000元涨到了现在的一年5000元,正在上高二的女儿要花不少钱,还要给独自在农村生活的母亲养老钱。“休息的时候也不敢干啥,干啥不得花钱啊,我是觉得现在涨价太厉害了,根本就和收入保持不到一起去。我宁愿工资涨得慢点,物价就别动了,才有安全感啊。”范丽蓉说。
对于未来,范丽蓉满怀期待,“如果能攒点钱就去做点小买卖。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点的大学,找份好点的工作,能够改变命运。”
山东省济宁市县城快递员王学伟——
收入年年涨,辛苦也值得
本报记者 成 慧
早上7点,迎着凛冽的寒风,王学伟开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出门了。刚刚下过雪,路上不好走。但眼看着年底高峰已经到来,仓库里的快件比平常多了不少,他只能“快马加鞭”。
30岁的王学伟是山东海红快递的一名快递员,在济宁市某县城派送快件已有两年时间。说起涨工资这个话题,王学伟言语中难掩兴奋,“工资涨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了!”
刚开始送快递时,王学伟每天领到的大概只有几十份快件。加上他负责的是县城送件,个别快件要送到农村偏远地区,来回可能要上百公里,时间和精力都耗在路上了。快件量上不去,送达范围又比较分散,一年到头总在忙活,收入还是上不去。
“今年,我明显感觉业务比去年红火了。时代在变,网购在我们县城也渐渐时尚起来。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业务量增长了大约三倍,一般每天能送100多个快件,除去开支,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2000多元。遇上节假日,还会多出1/3的量来,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块钱。”王学伟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和计件提成构成,多劳多得,快件量增加了,工资也“水涨船高”。
王学伟夫妻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每个月有四五千块钱,但是由于开销大,他们的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不轻松。
“我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面临的压力不小。孩子上小学了,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父母还在农村老家,孝敬他们、看病养老也要开销。养家糊口,身上的担子一点都不轻松。”王学伟说,每个月开支不少,工资基本是“月光”,想要攒点钱,谈何容易呢?
除去春节休息的四五天,一年中王学伟有360天都在工作,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辛苦,但他告诉记者,自己很看好电子商务的前景,快递量肯定还会涨,明年还要继续好好干下去。
谈及对来年的期盼,王学伟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他说,最盼望的就是大家对快递员们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快递讲究的是‘快’,但有些快件送得一波三折。”王学伟说,“比如,有些客户完全按自己的时间来——我到地方了,客户不接电话,白跑一趟不说,等他再打回来时可能已经过了几个小时,要求半个小时必须送过去,否则就不收或者要去投诉。而这个时候,我可能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偏远乡镇送件。”
“当然,也希望明年能多攒下一些钱。”他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