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其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哪个国家对这一发展潮流认识深刻,并有效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就会在前所未有的变局中把握大局,就会在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谋划、开辟新局,取得历史性的进步和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科学分析当前大变局下国际经济调整、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国际社会分化与重组等,就一定能够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个大局。当下,寻求抢抓机遇、战胜疫情、实现经济复苏,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内在需求。尽管我们面临的世界形势错综复杂,但在困难和危机的冲击面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全球价值链、生产链中,形成更加紧密协调的生产、流通、分配和交换关系,以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实现了经济复苏和反弹,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范围内疫情危机还没有结束,开放的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在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双循环中,实现中国经济的良性大循环。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成功中完善自己,在机遇中防控风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遵循。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但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民生保障、企业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丰富的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社科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天津的实践着手,深入扎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近几年来,我每年都参与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与课题组的同志们一起,密切关注理论问题、现实困惑,社会热点、实践难点等,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既了解了实情、认识了社会,又提高了能力、淬炼了本领,以实际行动贯彻践行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要求,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走基层、深调研实际行动,我深深地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研究要想出高水平成果,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客观研究、科学研究当代中国的现实、世界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形而上学,避免做表面文章。
面对“十四五”时期国际局势的变化,我们必须增强自身的全球视野,立足中国发展实践,扎实作好理论、学术、政策创新研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顺应大势,抓住新机,开创新局,用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