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故事
还有远处的丰盈 ——何杰《我的远方》读后
来源: 南开大学报 第1481期发稿时间:2025-04-11 11:15

  □ 李 楠

  从“桃花源”到“诗和远方”,再到近来的“人生的旷野”,类似的表述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有关“远方”的理想和叙事一直在延续,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常见的表述中,远方与自由、浪漫、可能性等内涵之间的关联颇为紧密,像诗一样含混、神秘却极具吸引力。但是在《我的远方》里,远方不再附着乌托邦气质,不再是触不可及的、梦幻的蜃景,而是与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有关,变得清晰、丰盈。

  《我的远方》是何杰老师最新出版的散文集,是一部心语的精选。作者用一篇篇文章真诚且风趣地记述了在访学、游历、执教的过程中,与驻留过的地域、指导过的学生、结识的朋友,以及相伴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仿佛参差的触角,轻盈却扎实地触碰着遥远的传说、记忆犹新的历史,以及难以忘怀的羁绊和爱。

  何杰老师是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教授,潜心于语言学及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数十载。兴趣、志业、学生的赤诚和亲友的陪伴,支持着她一直向前,走了一段长远又艰辛的路。她穿过语言与文化的花庭,领会了语言的玄妙,感受了文化的差异,抵达了百花深处,看见了百花齐放,更为重要的是,揽采了丰盈且珍贵的情谊与经历。

  作者笔下的远方,可以是写满蜜语的爱墙,也可以是去而复返的白鸽;可以是爱琴海的深蓝梦幻,也可以是大清河的垂柳长堤;可以是无拘无束的意大利女孩,也可以是风格迥异的莫斯科地铁;可以是在拉脱维亚的寒冬里庆祝的春节,也可以是在油盐酱醋间母亲的辛劳与关切。同时,作者又深谙语言的精当,使种种的远方变得灵动、鲜活,而不致成为静止的光晕。

  她写学生韦大利,写到他的苦涩、窘迫,他有三个女儿但每次只带一个女儿来做客,又写到他窘迫之下的超然和坚韧,他从工厂的电气工程师到教堂的电工,始终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像涩口却回味甘醇的黑咖啡,像斑驳失修却依然挺立的大教堂,也像凛冽寒风中昂首欲啼的风信鸡。

  她写醉汉邻居们,写到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满身酒气地跟在身后讨要酒钱,又写到他们清醒后的歉意和改过的决心。他们原本丢了工作艰难度日,后来组成了一支小型管弦乐队,演奏优美且令人振奋的乐曲,既能为自己谋生,又能为他人带去温暖,就像不会再沉入迷雾的太阳。

  她写外国学生因不了解中国文化引起的让人哭笑不得的误会,也写自己在杜莎夫人蜡像馆因把真人认作蜡像而闹出的笑话。

  与真实的事件、活泼的他人之间的联系织成了精美的记忆的绸子,它随着时空的迁移变化铺展、延长。事件的起转和人的复杂构成了远方错综的纹理,点点斑斑的远方是绸子上一团一块有迹可循的纹样。《我的远方》既是一次对绸子的熨帖,也是一次对生命的循迹。

  这或许正是这本书动人之处的其中一种——在“向前看”的声浪中回头,在匆匆行路时稍作停顿,在遥遥路途上关心怀中抱持。除了前方等待我们的近处的难易曲直,我们还有身后累积的远处的丰盈。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一行来访
格拉斯哥大学副校长来南开访...
南开大学“感念大师”系列奖...
我校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
陈雨露带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我校开展“筑牢青春防线 共护...
南开三人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
我校参加教育部2025年全国教...
人民日报:陈雨露:在理论和...
南开大学联合发布《中老年癌...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