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区规划设计效果图(部分)
本报讯(记者 吴军辉)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伴随着新校区房建项目火热开展,非建筑区域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津南新校区绿化工作全面铺开。新校区建成后35%的土地将被绿色覆盖。
种树,这件看似简单的事着实让新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们费了不少脑筋。
土地盐碱是大家面临的首要困难,能否攻克这一难题直接决定绿化工作的成败。天津作为盐碱地的典型案例出现在中学地理课本中。新校区所在的津南区更靠近渤海,土壤盐碱程度更严重。距离新校区最近的乡镇更是以“咸水沽”命名,可见土壤盐碱由来已久。
据新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在破土动工之前,这块土地也非寸草不生,当地农民选择种植高粱、玉米等极耐盐碱的作物,但在这块盐碱地上种活上万棵树,谁也不敢打包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校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与负责绿化景观施工的投标企业一道,多次深入海河教育园、天津中新生态城、空港经济区、东丽湖、响螺湾商务区、独流减河、天津文化中心等在建工程和完工项目进行调研,听取了绿化施工要点、植物养管措施和土壤排盐工艺等先进经验,现场察看了植物生长情况,并深入企业了解劳务模式、机械设备、苗木品种及种植土来源等情况。这些调研为新校区植树工作打下基础。
在树种选择方面,经过反复论证,大家初步确定了适应北方气候和海河教育园区土质特点的树木。主环路的行道树选择法桐、毛白杨,支路行道树选择白蜡、栾树。苗圃等地树木除以上树种之外,还有国槐、刺槐、香花槐、构树、火炬树、西府海棠、垂柳等。“将来,主路两旁要栽种3000余棵杨树,我们特别选择了杨树的雄性植株,因为它不会生出杨絮。现在本部到了五六月份就漫天飞杨絮的情况将来就会避免。”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栽种树苗的同时,新校区还考虑到了大树移植的方案。由于大树需要更多养分、驯化适应性较差,往往更容易导致移植失败。为了提高方案的可行性,摸索大树移植经验,今年4月,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专程从杨柳青苗圃运来3棵树龄40年以上的大梨树,并将其移植到本部办公楼后的空地上,进行移植试验。目前,这3棵梨树已逐步适应新的环境。
据了解,按照原定计划,津南新校区景观一期工程的3个标段已于今年10月31日、11月1日开标,这3个标段的绿化占地面积约43.2万平方米,占新校区总占地面积的近20%,11月9日起陆续实施。今年冬季将完成3.5万株乔木、2700株灌木的栽种工作,其中,完成主环路等的行道树3000余株。之后完成约1.7万平米的绿篱和地被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