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用好“关键一招” 为新质生产力育沃土
来源: 天津日报2025年8月6日第9版发稿时间:2025-08-06 19:19

  对话人:

  白雪洁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闫  丽   本报评论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们更加需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点燃创新引擎、推动产业转型、激活存量空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动力。

  闫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改革发展的一道“必答题”。无论是激发创新效能,还是打开存量宝库,都需要改革这把撬动生产关系的“钥匙”。

  白雪洁:是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新价值的创造、新动能的重塑、新产业的发展。这些“新”是“先立后破”“因地制宜”而来,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机制、与之相适的发展环境。换句话说,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是统一的。依靠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劳动、知识、人才、资金等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才能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揭榜挂帅”“先试后买”等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密集落地,剑指一个个阻碍创新的障碍,改革始终是激发活力的方向、方法。

  闫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道创新与改革交织的命题。以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而这种创新,可以是技术的突破,也可以是产业的升级,还可以是治理模式的重塑。如何以改革激发不同层面的创新?

  白雪洁:改革和创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一个关键是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着力解决谁来创新、如何激发创新动力等问题。为了帮助区内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宝坻区聘请高校专家作为“科技副总”,与企业联合攻关。企业有什么技术需求,科技副总就去高校匹配什么样的科研成果,让科技创新真正赋能生产。这是改革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赋能。在城市更新中,改革同样关键。以改革智慧赋能更新,老地方成新地标、旧楼宇迎来新业态,新消费场景在此展开,新的增长点孕育其中。更新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改造,而是重组生产要素、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实践。

  闫丽: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改革的指向,正是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是城市品质、功能、业态的提升。这样的提升,需要我们以增量思维、质量意识看待发展。

  白雪洁:的确如此。生产力的“新”,可以从资源等存量的“旧”中来。从旧到新,催化剂是改革。用增量思维评估存量,看到的是潜在的增长点。用改革方法激活存量,可以找到创造优质增量的路径。天津一些曾创造辉煌的老园区一度闲置,有关部门通过公共技术平台搭建、厂房空间提升、产业导入,为科技创新提供空间载体,逐步建立完善科创服务生态,吸引一批科创企业入驻。摸索新路子、探索新模式,破除资源流动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建立鼓励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正是改革在存量盘活中的体现。

  闫丽: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不久前,天津出台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措施,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强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等服务保障。以改革营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是常写常新的课题。

  白雪洁: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向,正是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今天企业的“需求菜单”在不断更新,改革的供给明细也就需要不断更新。就像有招商人员说,现在经常是带着应用场景去吸引链主企业。在市场、环境、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以新场景、好服务、优配套吸引企业,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就水到渠成了。当然,这种“情意相投”要靠政策激励、机制改革来促成。以改革之力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上构建起良好发展生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企业活力与市场动力的齿轮精准咬合,高质量发展的能量就会更强劲。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8/06/content_143094_2483959.htm

编辑:刘喆萱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 2025 年国际前沿小...
2025国际货币论坛在京举办 聚...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庞代文...
南开大学“地球科学”学科新...
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一行来校...
南开团队获“创客中国”机器...
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孔子学院承...
中译本《日本哲学资料集》出版
范曾先生著作韩文版在韩国出版
南开大学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