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综合新闻
“格萨(斯)尔”史诗口传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坊在玉树举办 多维度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10-01 14:03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向洵)近日,“格萨(斯)尔”史诗口传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坊(第二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落幕。活动由青海省玉树州文联、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开大学)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为南开—利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

  青海省玉树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扎西求德、玉树州文联主席土登君乃、青海省格萨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格萨尔吟诵艺人、玉树州格萨尔研究学会会长多高·昂文格来,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玛乃本出席开幕式。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英国利兹大学语言文化与社会学院,青海塘明文化传媒,南开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汉藏语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工作坊以“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为核心,汇聚国内外学者、非遗传承人及相关领域工作者,围绕三大关键方向展开深度探索:聚焦非遗保护、民族文化研究、语言生态领域的先进理论,夯实史诗保护的学术基础;聚焦史诗口传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守护濒危的活态传承载体;探索数字化、学术化的传承创新路径,破解口传非遗保护与研究的痛点。

  30名藏族、蒙族、汉族、土族、土家族学员分别来自青海、甘肃、内蒙古、四川、北京、陕西西安等地,其中包括非遗传人、非遗保护一线工作人员及部分大学师生代表。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中,学员与陶音魁、普华当智、诺布旺丹、意西微萨·阿错等国内外专家深度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化学习多领域前沿内容,创新性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史诗活态传承寻找现代路径。

  工作坊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立体化培养体系,依托南开大学汉藏语学科八十余年的学术积淀和英国利兹大学在濒危语言及口传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经验,以国际前沿理论与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史诗研究话语体系探索方向,是我国在非遗保护领域实现从“文本整理”向“活态传承”、从“单一研究”向“理论与科技深度融合”跨越的重要一步。

  未来,南开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将持续在濒危方言及口传非遗活态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领域深化合作,按照2023年签订的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深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周冰玉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文化学研究院揭牌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与南开...
南开团队在白血病药物治疗临...
南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
南开大学师生党员“同上一堂...
杨庆山为2025级新生讲授第一课
南开团队在高效催化二氧化碳...
南开大学庄浪帮扶纪实影像展...
天南大校庆跑暨全国名校青春...
南开大学2025级学生军训成果...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