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闫瑾 学生记者 张采绚 摄影 丁士圻)9月25日,“根系乡土·时空共映——2019—2025南开大学庄浪帮扶纪实影像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南开大学文学院社会实践团自2019至2025年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开展社会实践所采集的影像资料为主要线索,生动呈现南开大学定点帮扶庄浪县的实践成果。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白承铭,庄浪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刚,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出席活动并致辞。
自2012年以来,南开大学在教育、人才、文化、科技、产业、消费和医疗等方面精准发力、献智献策,与庄浪广大干群并肩作战、共谋发展。展览聚焦自2019年至2025年7年间,跨越庄浪全面脱贫至乡村振兴的时间主线,通过南开大学文学院庄浪实践团所拍摄的大量纪实影像与史料样本,生动展示庄浪县在高校精准帮扶下发生的深刻变迁,传递中国乡村巨变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精神与时代价值。此次展览记录了庄浪与南开之间跨越山海的共情和人文协作,也见证了大学知识生产与社会服务之间的有机联动。
白承铭在致辞中表示,“根系乡土”,道出了南开人与庄浪大地深厚的情感联结。自定点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南开大学便将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深深扎根于庄浪的土壤之中。这份“根”的情谊,是专家学者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是莘莘学子支教课堂的炽热情怀,是无数南开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庄重承诺。此次影像展是对过往的总结与致敬,更是对新征程的展望与启航。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画面,能让更多人了解庄浪,感受那片土地上的奋斗与蜕变,激发更多南开学子服务乡土、报效国家的热忱,进一步凝聚起支持庄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广泛力量。
刘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庄浪县发展的南开大学表示感谢。南开大学定点帮扶庄浪以来,始终倾力帮扶、尽职尽责,带着南开人的赤诚与担当,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等优势,在教育帮扶、产业协作、文化交流、基层治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庄浪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今天的影像展,既是对过去南开大学帮扶成果的“全景式回望”,更是开启未来校地合作的“崭新起点”。希望与南开大学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续写更多“校地同心、共促发展”的崭新华美篇章。
马驰作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校友,深情回忆了自己在南开的求学时光。他说,本次展览以专业精神,精心呈现每一段叙述,充分展现了南开大学文学院细腻的艺术表达和学科特色作为。希望未来天津美术馆和南开大学能够加强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共同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影像资料捐赠仪式阶段,南开大学文学院负责人向刘刚赠送“跨越与蜕变:庄浪七年影像纪实(2019-2025)”数字资料集。南开大学帮扶办负责人向刘刚赠送“根系乡土·时空共映——2019-2025南开大学庄浪帮扶纪实影像展”影像集。
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涂俊说:“展览通过影像叙事,构建起高校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对话的桥梁,既是对过去七年帮扶工作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乡村振兴道路的展望。我们期待通过这些真实、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影像,让更多人看见庄浪、读懂乡村、感知时代。期待这段以乡村振兴为使命的实践历程,能够持续为高校服务乡村发展注入精神动能与创新活力,成为高等教育投身国家战略的一缕温暖印记,绘就一幅高校与乡村共生共长、可信可感可延续的生动图景,在乡土大地上深植育人之根,于时代征程中书写赋能篇章,真切诠释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
主策展人、南开大学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代表带领嘉宾进行观展,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开幕式还举行了圆桌对谈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展览主题进行分享。
据了解,南开大学始终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育人理念,依托南开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科优势,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设计创新回应时代命题。本次展览为期2周,不仅是对一段帮扶历程的回顾,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践诠释,体现了南开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过程中的使命担当与乡土情怀。通过时空交织的影像叙事,致敬每一位奋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人们,并以此激励更多力量投身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南开大学团委、文学院、帮扶办,《中国摄影》杂志社,庄浪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