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炫艺 张文静)4月22日,由理论宣讲能力提升辅导员实训实验室、津南校区辅导员交流第二组团联合举办的“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经验分享会于秀山堂召开。
分享会特邀三位天津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奖项获得者,围绕前期备赛、内容安排、视频拍摄以及作品提交等相关内容。理论宣讲能力提升辅导员实训实验室负责人、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慧主持该分享会。
“真实是最打动人的”,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梁金表示。提起自己备赛的经历,梁金拆分了自己曾获天津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一等奖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万里长征只等闲》稿件。她强调,文稿撰写必须让史料“开口说话”,让细节戳中人心——用“人”的故事取代“事”的堆砌、“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串联加强纵深及巧设问题加强情感导向,三步真正实现青年群体的时代共鸣。在此基础上,梁金以主题提炼找寻共鸣、素材筛选遵循共鸣、结构设计构建共鸣及表达实感引发共鸣四个角度回答了“精彩一课如何出彩”。
“一个小切口,讲好大道理”是曾获天津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二等奖的周敬文的经验之谈。周敬文以自己在“津石榴”西部支教团的经历串联起了自己的“精彩一课”制作。从泛泛而谈再到以库尔班大叔的一件条绒大衣,周敬文从“细节选择真实详细”到“素材选取有意识”,再到“‘落地说理’的结构性必要”三个层面讲解如何上好一门思政课。
曾多次参加天津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精彩一课”视频公开课大赛并多次获奖的宋燕,结合自己的“小燕老师艾特你”账号运营,提出了四条让“精彩一课”更精彩的可行之策。讲好一堂好课,宋燕认为要有“追热点+接地气”的内容为王,还要有衣食住行兼备的贴近学生,更要有自我的突出特色,还不能忘记与学生同频共振。宋燕强调,坚持与积累在日常生活中缺一不可,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有所长。
据悉,本次分享会旨在促进不同学院辅导员间的工作交流,提升学工团队理论水平,力求实现思政工作与铸魂育人的结合,进一步为学生工作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