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综合新闻
南开大学“丽泽讲堂”品读中华诗教的当代传承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3-04-23 20:56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禹萱 龚雪竹 摄影 乔仁铭 曹雪雲 付士娟 杨文彪)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由南开大学图书馆主办的“阅享新时代 书香筑未来”——第十三届南开读书节也拉开帷幕。书香天津全民阅读推广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在4月21日南开读书节开幕当天做客“丽泽讲堂”,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中华诗教的当代传承”的讲座。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召颖、党委书记马亚男向张静致送“丽泽讲堂主讲人”证书,图书馆副馆长张丽主持讲座。

  张静以刚刚到来的谷雨时节为引,向大家讲述了“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题目的由来与含义——即使暮春花落,芳草萋萋,春天却始终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而诗词正如那明媚春光,从我们开始阅读学习时,便将在漫漫人生长河中持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诗是什么、诗教是什么?张静引用金圣叹与《礼记》中的句子,指出“诗非异物,只是人人心头舌尖所万不获已,必欲说出之一句说话耳”,诗教则为孔子所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向我们说明了“诗、诗教是什么”的问题。顾随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指出:“中国说诗教,不是教作诗,是使做好人“,张静认为,这正是诗教承传的意义所在——让我们因学诗、亲近诗歌,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品格修养得到提升。而通过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及杜甫《绝句四首》的讲解,张静向读者展现了诗歌凝聚人心、感发人性、寄托精神情操的力量,同时也说明了诗歌音声、意境、品格之美,与之对应的正是感性能力、审美观念以及道德境界三个层次。

  如何承传诗教?张静教授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重境界为例,指出诗歌所引发的思考与触动正是诗教承传的必要所在。无论是求学还是读诗,都要经历了解、记住、启发三个阶段,“了解”是将“我”转去书中,“记住”是将书装入脑中, “启发”则是让人与书之精神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诗歌内化于心,真正实现诗教承传。

  张静讲述了叶嘉莹先生诗教传薪,诲人不倦,将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诗词教学研究与传承事业中的崇高人生境界,让读者体验诗如何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人生路上的印记。

  张静还和在场师生互动,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一步解释了诗词与人生不同阶段和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葛秋月在听完讲座后说,从千年前的古人到今天的叶嘉莹先生、张静教授,我们看到了诗歌如何承托民族精神,汇入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连接起古与今,中与外,她们的人生经历,正是诗教承传最生动、最具象化的体现。

  “南开读书节”是南开大学图书馆在每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推出的系列文化教育、阅读推广活动,旨在搭建有益学习实践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书香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将读书化为良好习惯和终身爱好。今年南开读书节联合校内外单位推出了11大类40余项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其中“丽泽讲堂”作为南开大学图书馆丽泽阅读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每期邀请学养深厚的名家学者为师生带来丰富多元的学术及文化主题讲座,以名家引领阅读,让知识在思考与交流碰撞中真正内化。

编辑:聂际慈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一行来校调研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年...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牢记嘱托谱新篇!这一年,南...
环境科学领域著名学者佩德罗·...
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
校纪委召开全委会扩大会议传...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与10家重点...
学校召开新医科建设座谈交流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