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我校4门课程获首批天津市新工科项目式课程认定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8-27 16:06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建梁)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公布首批天津市新工科项目式课程认定结果,我校“能源化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大数据可视化基础”“水污染控制工程2-1”4门课程获首批天津市新工科项目式课程认定,获批数量位列天津市高校前茅。​

  新工科建设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举措,而项目式课程作为新工科教育的重要载体,以真实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 “项目驱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校此次获批的4门课程,正是围绕新工科建设核心目标,结合学校学科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心打造的优质课程代表。​

  “能源化学”(课程负责人:陈军)紧密对接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优化”等真实项目为牵引,引导学生将化学基础理论与能源工程实践相结合,探索解决能源领域关键技术问题的路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负责人:张金)打破传统理论授课模式,以“MIPS 架构 CPU 设计过程”项目为主线,让学生在硬件搭建、指令编写、性能测试的全过程中,深化对计算机硬件架构的理解,提升工程设计与动手能力;“大数据可视化基础”(课程负责人:高裴裴)聚焦数字经济时代对数据处理与呈现能力的需求,以多场景使用为项目核心,带领学生运用专业工具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可视化作品,培养数据洞察与决策支持能力;“水污染控制工程 2-1”(课程负责人:鲁金凤)则立足生态环境保护需求,以“水污染复杂工程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在“常规水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技术、水厂创新设计、水处理新技术、智慧水务”等方面重点实践,掌握污染治理技术,强化环保工程责任意识。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2024年成功获批13个天津市普通高校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同时,积极推进“项目式”“案例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搭建了一批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与产业合作基地,为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获批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推广课程建设经验,继续加大新工科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深化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丛敏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答...
南开大学(天津市)卓越工程...
南开大学与宁德时代共探产学...
“催化科学学科交叉前沿”美...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张文忠...
2025年天津市青少年暑期科学...
产业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
南开大学两位教授当选中国昆...
《掬水月在手》日文版于大阪...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