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牛可钦 记者 李梦楚)日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获选结果,全国博士后设站单位共有500名博士获选。南开大学5名博士后成功入围。
入选者分别是李玮杰,合作导师李兰冬教授,入选学科为化学;张晨,合作导师杨立波,入选学科为数学;李赛赛,合作导师袁明鉴教授,入选学科为化学;李鹏飞,合作导师仇友爱教授,入选学科为化学;薄轶文,合作导师马儒军教授,入选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新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争取加速培养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目前评审水平最高的博士后资助项目之一。
南开大学至今已累计有22名博士后获选“博新计划”。2022年起,南开大学建立了校内博士后择优竞聘专任教师岗位的晋升通道,6名“博新计划”入选者出站,5人通过公开招聘留校,其中,4人次入选南开大学百青计划,两人成长为国家级青年科技人才。
南开大学作为1985年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现拥有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面覆盖学校所有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
博士后是青年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南开大学始终将其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进行培养。近年来,学校不断从提高培养质量、改进管理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完善晋升通道等方面,改革博士后政策体系,完善青年人才梯队的建设,助力博士后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后备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人才队伍的新源泉。
2024年起,南开大学开展“博士后队伍招收培养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已先后20余次赴国内兄弟高校、海外院校实施“走出去”招聘博士后计划;支持10余个专业学院举办“博士后青年人才论坛”,支持数学、统计学科申办国家级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设置高端人才招收博士后专用指标,支持高端人才团队建设的同时,强化其对博士后的培养责任;深入学院宣讲博士后招收培养和各类博士后项目申报政策;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增补评审专家,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博士后项目评审;于各专业学院设置流动站秘书,在博士后招收、项目申报、学术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5年为国家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多部委通过实施重点博士后项目、加大多元投入、强化服务保障、促进学术交流、支持创新创业,着力提升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
南开大学将进一步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的支持政策,继续实施博士后队伍质量提升的各类措施计划,保持在站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持续提升招收培养质量,优化博士后队伍结构,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注入源泉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