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文茹)4月24日,2025年南开大学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暨第三届“创悦青春”科创市集在八里台校区青年创新创业实践空间举办。本次活动由南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部、南开大学团委、天津南开大学二十一世纪工业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提高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多个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展示了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之间双向赋能、融合发展的紧密联系,吸引师生150余人参与。
AI趣互动:技术场景化激发创新思维
在“智趣无限·AI互动体验角”,犀牛鸟创新俱乐部、AIGC社团、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3D打印协会等多个科技类社团提供了多种基于AI大模型的文生文、文生图、文生乐、文生视频体验,学生可现场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文创产品;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AI面试/简历制作”智能服务也来到现场,让人工智能根据学生选择的意向岗位,提供全天候AI模拟面试服务和修改简历服务。
此外,创新技术学生俱乐部进行钓鱼网站识别游戏,科普网络安全知识;“豪密”爱国主义宣讲团开展“密码工程师”活动,带领大家了解斯巴达棒、摩斯电码等密码工具;华为终端公司开展校园公益服务,介绍国产自研芯片性能并提供免费贴膜、以旧换新等服务。
知产大闯关:游戏化普法破解认知盲区
今年是中国专利法实施四十周年。活动中,法学院2024级法硕(法学)党支部、2024级法硕(非法学)党支部联合组建知识产权普法团,结合《知识产权法》课程的学习开展专业实践,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设计调研和知识竞赛,现场为师生进行法律咨询。
“正版山寨猜猜乐”“侵权场景妙还原”“知识产权开放麦”等环节通过模拟AI作品抄袭、开源代码滥用等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辨析法律边界。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游戏引得大家笑声不断,在欢乐中加深了对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理解。
政策齐赋能:快闪式宣讲入耳又入心
“智慧驿站·知识拓界宣讲厅”共开展四场微宣讲,引得同学们驻足参与。南开大学科技园行政人力部兼企业服务部经理张帆介绍了天开高教科创园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项政策,分享了学校科技园为学生创业者提供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投融资支持等全方位服务。
交通银行南开大学支行业务员董艳玲围绕反电信诈骗和金融理财基础知识,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套路以及防范方法,通过真实案例介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创新创业和金融交易时可能遇到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提升同学们的金融理财意识。
“数字南开”专项工作组成员胡建跃以“互动数据多跑路,师生就能少跑腿”为题,对学校“开心办”平台如何打造校园便捷服务进行介绍。“VR看南开”“一网通办”“一表通”“AI融合门户”“智慧课堂”“NK-GenIOS”“正版化平台”等多个服务师生项目,让大家目不暇接。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所长、联合创始人陈欣以“如何做一项保护案”为题为青年创客们答疑解惑,重点介绍了专利引用的内在原理、评价方法和专利检索技巧,帮助同学们预防项目落地时可能产生的侵权风险,同学们还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 “是否侵权”“如何维权”等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据悉,本次宣讲活动前,陈欣已通过线上方式面向 400 多名师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科普培训,讲解专利申请要点、布局及评估策略。
跨界巧融合:科创与非遗碰撞新火花
活动现场,人工智能与非遗交融也成为亮点,多学科利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促进专业实践锻炼。生命科学学院春韵手工创想站,除了为同学们提供干花手作和拓染非遗体验外,还展示了运用3D打印技术打印实验室耗材工具,为科研人员提供高精度、定制化、低成本的实验工具解决方案。
商学院南风扶浪电商助农学生直播团队发挥商科优势,设置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农特产品推介区和非遗文化体验区,将甘肃庄浪苹果、黄小米、胡麻油、香醋,贵州酸辣汤、砀山梨及梨产品,山西武乡云硒茶等带到现场,带领更多同学体验直播助农新模式。
此外,药学院“药兴乡村”团队介绍了自研的药材质量智能评价及快速检测系统,组织药香集市和香囊制作体验活动。多隆电子协会结合天津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民俗形象设计赛道,展示了NFS智能车锦标赛获奖作品。i桌游协会解谜多款科幻题材桌游背后的科技与文化密码,激发玩家的想象力和探索欲。
据悉,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4月20日启动,今年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学校瞄准培养创新精神、引领学科交叉的目标举办科创市集,以低门槛、高参与度的形式为同学们构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文化场景,营造出“人人可创新、处处有灵感”的双创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