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人造太阳”技术再获突破 南开携手新奥助推可控核聚变走向商用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4-24 20:59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曹泽怡 通讯员 郭宪)记者从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获悉,由新奥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实验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兆安)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太阳,普照万物,它的巨大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人造太阳”是要在地球上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反应,追求“能源自由”。

  新奥“玄龙-50U”装置在“玄龙-50”基础上用时两个半月于2023年底完成升级;2024年1月24日,实现首次等离子体放电;2024年8月15日,等离子体电流超过装置预期指标;2025年聚焦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放电研究。

  本次实验采用高浓度氢硼燃料,解决了球形环等离子体电流高效产生的技术难题,验证了高参数氢硼等离子体的可实现性,推进了氢硼等离子体运行模式的发展,为磁约束聚变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此次成功实验,标志着新奥引领的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跃升至高参数运行区间,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南开大学与新奥集团开展了深度合作。2023年,双方共建认知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推动中国在认知智能理论与基础技术领域的加快发展,加速认知智能在产业的创新应用。2024年,南开大学与新奥集团在聚变研究领域展开实质性合作,于当年10月10日共同建立聚变智能实验室,推动智能技术在聚变领域的落地。首批启动项目包括“玄龙-50U”系统的数据异常检测、诊断系统优化、等离子体平衡位形代理模型研究与等离子体位形控制等。目前,南开大学与新奥集团的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在数据检测、平衡位形代理模型开发和等离子体位形智能控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4月20日至23日,新奥集团承办第四届“受控核聚变与人工智能技术”学术会议。南开大学师生在会上分享了聚变智能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人工智能学院副研究员郭宪应邀作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玄龙-50U平衡位形智能控制方法”的主题报告。来自物理科学学院的多名学生分别从“EFIT-mini:嵌入式、多任务神经网络驱动的平衡反演算法”“聚变模拟的智能网格变换和匹配技术”作报告,并张贴“数据驱动的HL-3剖面预测”墙报。

  4月18日,南开大学在津南校区举办“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助力科学探索新范式”前沿交叉主题论坛。作为会议发起人,南开大学副校长、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方勇纯出席活动并致辞。新奥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张军主持“AI+核聚变”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展开深入研讨。

  新奥集团聚变研发团队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基于“玄龙-50U”装置,冲击更高氢硼等离子体参数,开展氢硼聚变反应实验,为研制下一代氢硼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和龙-2”奠定基础。

  未来,南开大学将与新奥集团保持深度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玄龙-50U”装置的各方面性能,推动我国“人造太阳”技术加速走向商用。

编辑:曹泽怡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市科技局一行来南开大学调研
恒源祥(集团)创始人、擘雅...
南开与山东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
南开校友总会物理校友分会换...
梨棠春日 南开校长与大学生高...
田刚院士与埃菲·杰曼诺夫院士...
学校召开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
【学习教育】校领导为学生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