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诗苗 记者 丛敏 摄影 宗琪琪)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书韵飘香 阅悟生花”第十五届南开读书节在津南校区图书馆中心馆开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实施青年学生读书行动,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校党委副书记牛文利,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文化育人与特藏古籍部副主任杨江丽,知识产权出版社产品中心总监李佟,以及张伯苓研究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天津面塑、天津微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代表,我校党委宣传部、教代会、工会、团委、研究生院、教务部、出版社、图书馆等单位负责人,合作单位负责人以及南开师生代表近200人共同参加。
牛文利指出,本届“南开读书节”以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和多元的交流平台,引领全校师生从阅读中汲取智慧,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对于推进书香校园文化育人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南开读书节”这一工作载体和“丽泽”阅读文化品牌,学校各主办和协同单位能够进一步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与“大思政”育人融合,助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面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让师生感受到在南开读书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
南开大学图书馆负责人介绍了本届南开读书节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专场活动、馆长接待日、“同窗书单”展览、“丽泽·南开新书对谈:叶嘉莹的诗教人生”、“名家读经典·师生共读”系列活动等12大类30余项活动。
在南开大学图书馆百年发展史中有一部珍贵的图书文献——《南开大学图书馆中西图书目录合编》。该书于1926年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木斋图书馆被炸,此书散佚,目前国内仅见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有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该书出版百年之际,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向南开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和张伯苓研究会捐赠该馆馆藏《南开大学图书馆中西图书目录合编》影印本,使该书回归母校,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
开幕式上,《南开大学图书馆中西图书目录合编》回归入藏暨出版百年纪念仪式举行。杨江丽在致辞中说,期待这部承载着两校基因和精神的文献能够在新时代催生更多跨学科对话,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绽放新的光彩。同时也希望这份特殊的读书日礼物成为两校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知识产权出版社图书捐赠仪式同期举行。本次知识产权出版社向南开大学图书馆赠送80种160册知识产权相关书籍,对于提升南开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综合业务能力,增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文献资源保障水平,推动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李佟在致辞中说,期待这些书籍能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助力南开“双一流”建设中“创新保护”与“知识服务”的双轮驱动。
为使南开师生深入了解天津面塑作品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更好领略天津民间传统技艺,直观鉴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南开大学图书馆联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天津面塑非遗传承人,举办“面蕴巧思 塑艺生花——天津面塑非遗项目展”。天津面塑第四代传承人张亚杰表示,期待能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师生领略天津面塑的独特魅力和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开幕式上,与会嘉宾还为2024年度“悦读之星”“读书达人”“天天达人”“优秀主题图书策展人”“优秀学生馆员”“优秀志愿者”“学生社团贡献奖”的获奖代表颁发证书,以资鼓励。
南开大学“名家读经典”课程、“丽泽师生共读”活动主讲教师、哲学院副教授王亚娟、2024年南开“读书达人”奖获得者、学校年度图书借阅量第一名、历史学院2022级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盛盈袖作为师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心得。他们表示,他们表示,图书馆文化氛围浓厚,学术资源宝贵,希望大家充分利用与享受,在书籍中收获知识的宝藏、汲取前行的力量。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和师生代表一同参观了“面蕴巧思 塑艺生花——天津面塑非遗项目展”,近距离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感受天津面塑的精湛制作技艺和独特风格魅力。
在当天举办的“丽泽讲堂”活动中,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伯岳教授为师生带来“古籍鉴赏与保护”专题讲座,与师生分享古籍之美,阐述古籍保护的基本理论,介绍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的进展。
“南开读书节”是南开大学图书馆在每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推出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教育与阅读推广活动,至今已举办十五届,已成为南开大学的一项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