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曹泽怡)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简称“青托工程”)入选名单,我校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郭春乐、人工智能学院讲师杨桐、智能光子研究院讲师翟鲲鹏等3位青年教师榜上有名。
郭春乐系2024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成员,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为、三星等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相关多项专利技术完成成果转化。他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成像、图像复原与复原、图像生成与编辑等。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TPAMI、TIP、CVPR等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8000余次,其中一作论文单篇最高引用1800余次。参与组织2022-2025年VALSE大会,曾任BMVC2022领域主席,参与组织CVPR 2024年MIPI Workshop。现担任SCI二区期刊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编委。
杨桐以一作发表/录用SCI/EI论文近30篇,授权/受理专利7件及软著2项,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自动化学会优博论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2项省部级面上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荣誉30余项,包括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天津市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发明与设计大赛一等奖、天津机器人科技创新奖、南开大学优博论文等;积极参加国内外会议,获IEEE RCAR最佳控制论文奖等优秀/最佳/杰出论文奖多项;曾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
翟鲲鹏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要从事微波光子学、光电融合集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光电融合高速封装、光放大器、高速激光器为研究方向,在光学领域核心期刊Nature Photonics、JLT、OL、OE、JSTQE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成果被同领域院士、OSA Fellow、IEEE Fellow 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正面引用评价,担任Photonics特刊客座编辑,中国通信学会光电融合专委会科普秘书,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曾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致力于赋能全国学会,以“小同行遴选、大平台托举、精准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独特模式,面向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创新遴选机制每年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青年人才,助力他们在创造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全身心投入原创性研究工作。作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成为培育国家创新人才后备队伍的关键举措,连续十届青托工程共托举约4600名青年人才,覆盖约90个全国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