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杏子 欧国刚 )近日,由南开大学陈宗胜教授主编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津全景录》正式出版。丛书包含《大事记》《变迁志》《奋斗者》《影像记》等五部著作,全景式纪录天津小康工程,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在9月23日召开的丛书出版座谈会上,陈宗胜教授以丛书献礼南开经济学科建设一百周年。
出版座谈会由陈宗胜主持,特别邀请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交通发展经济学家、区域经济问题专家刘秉镰教授担任丛书发布评议人。天津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天津市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郝丹丹,天津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康,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经济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致辞。来自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财经大学、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天津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专家代表、丛书作者代表到会发言,经济学院师生代表约60人参加座谈会。
陈宗胜介绍了丛书的出版意义和过程,并向学校党委及市委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编写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说,“纪录小康工程丛书”专项记录中国全面实现小康这个中国社会经济中的重大事件,这也是14亿人口大国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大贡献和大事情。陈宗胜强调,这次“纪录小康工程”天津丛书发行座谈会开得很成功。第一,大家进一步提高并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及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第二,感谢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对丛书编写及内容的认真评议与充分肯定,普遍认为编写组及出版社完成了一件国家工程的天津优质工程,能够很好地反映天津的特点和建设小康的全部过程。第三,希望与会各位今后从各个角度,充分宣传“纪录小康工程”《全景录》等天津丛书,将丛书宣传好、使用好、留存好,也就是从正面宣传天津的发展与成就,纠正社会上对天津的一些偏见,努力推动天津从高质量小康社会转向建设现代化共同富裕的领军城市。
袁世军高度评价丛书编写工作。他说,在编写时间紧、资料搜寻困难等情况下,天津社科界主动迎接挑战,出色完成内容编写、图书装帧、出版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天津社科界学者的作为担当。丛书全面反映了天津建设小康的辉煌成就,从“全景录”等五个专题对天津建设小康的过程和成就进行了记述,内容全面、资料详实,对此阶段的相关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丛书有力地说明了天津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特点,尤其是丛书中专门全面论述了天津作为发达直辖市,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天津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的担当作为。
郝丹丹总结丛书三个特点,一是思想宏大,丛书紧紧把握了天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宏大趋势,及天津在小康建设过程中的很多具体特点;二是内容详实,丛书引用了大量权威档案、文献、资料,饱含丰富的历史细节,是对大量丰富内容的一次梳理总结,更是新的起点;三是引发共鸣,天津市每个人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奋斗的身影,因其真实地还原了天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奋斗历程,是一套精品丛书。
刘秉镰教授对丛书内容作了总评议。他指出,“纪录小康工程”丛书完成了丛书总序中所说的“为民族复兴修史,为伟大时代立传”的使命,因而是一部“震撼性的巨著”。丛书是反映天津及全国“纪录小康工程”历史变迁的标志性成果,既有深度也有宽度,全面反映了天津建设小康工程的过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保存价值。丛书对鼓舞京津冀地区在小康基础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具有积极激励作用。
作为丛书编写组的主要成员,天津市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姚晓东、天津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双、副研究员施美程、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黄云对丛书主体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津全景录》进行了介绍,分别围绕天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贡献、扎实打牢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实现民生福祉改善、公共服务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发展加快、对口支援脱贫、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等相关内容作了说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地方党史研究处处长周巍、天津社会科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吴阿娟、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编辑陈奇分别介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津大事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津变迁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津奋斗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津影像记》编写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