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晶
方显廷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变为一位留美博士,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为何?方显廷一生中,有两个人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中,也可以看到他在天津留下的事业足迹。
第一个是方显廷的恩师——穆湘玥(藕初)。在20世纪,穆湘玥被誉为“中国棉纱大王”,是厚生纱厂的经理。大约1917年底,方显廷经历了半年左右的学徒生涯之后,来到上海市中心的办公室工作,负责将穆湘玥同美方经销商的商业信件用打字机打印出来。工作之余,方显廷自己到夜校进修英语。
后来,穆湘玥在经济上对方显廷慷慨援助。1920年,穆湘玥资助他在南洋公学(现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读书,继而资助他于1921年秋天赴美深造,直到1923年。
1928年,方显廷从纽约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天津的旅费不足。穆湘玥推荐方显廷担任中国商业银行旅行团(也称棉花交易研究团)的秘书。回到上海之后,在穆湘玥的推荐下,国民政府工业部长孔祥熙任命方显廷为经济访问局局长。正在担任中国棉纺品交易所董事长的穆湘玥任命他为交易所顾问。方显廷去南开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其间完成《天津地毯工业》调查报告,穆湘玥为其作序。在序中,穆先生认为,当时的中国如果能上下一心,继续开展实地研究,为改革建设做准备,那么振兴实业,增加生产就指日可待。
对方显廷的人生有重要的影响的第二位人是何廉——是方显廷在耶鲁大学的同学和同宿舍室友,也是方显廷心中的兄长,更是南开经济研究所(前身为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的合作创始人之一。方显廷的职业变动与何廉的工作紧密相连,两人在事业上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何廉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组织者,擅长决策与处理人事问题,方显廷则脚踏实地进行研究工作。从1929年至1947年,方显廷与何廉共同致力于提升中国的经济调查与研究培训。在这段时间里,方显廷的职业决定多是与何廉共同商议的结果。
1924年,方显廷在纽约大学攻读经济学期间,经过何廉的介绍,加入成志会,认识了张伯苓、蒋廷黻等人。在方显廷即将攻读耶鲁大学经济系研究生课程时,何廉帮助他争取到了一份奖学金、一项助学贷款和一份工作机会。1928年,何廉帮助方显廷做出了职业的重大抉择——当一名高等学校教师。方显廷在何廉的劝说下放弃高官厚禄,与何廉一起开创南开经济研究所,任教经济史以及担任研究所的调查研究主任。自此,方显廷开始了在南开经济研究所(1929年到1948年)19年的工作。1929年到1937年,方显廷连续在天津工作了8年。
1931年,南开经济研究所正式成立后,何廉任所长,主持行政事务、决策所务方针、对外联络、筹措资金,方显廷则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先后编写经济史、经济地理和土地制度等各门课程的讲义。1936年,何廉去南京担任政务处长,方显廷代替其担任南开经济研究所代理所长,并代理了何廉在南开大学的全部行政职务。1937年7月下旬,方显廷受张伯苓校长的派遣离开天津辗转赴长沙准备国立第一临时大学开学事宜。自此,方显廷离开了天津,并再也没有回来过。
1943年,何廉打算编制一个《战后五年经济计划草案大纲》。何廉要求方显廷从美国回国参加这一工作。1944年2月,方显廷开始带领南开经济研究所的众多研究生开展工作。1946年,南开经济研究所北返天津,何廉担任同德经济研究所(即后来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所长,方显廷被任命为副所长,在上海研究当时的经济问题。
穆湘玥和何廉是方显廷人生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方显延的恩师,穆湘玥帮助他实现了从学徒到留美博士的转变;作为方显廷的良师益友,何廉对方显廷归国之后的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两个贵人之间也曾发生过一些冲突,好在方显廷以调解者的角色,巧妙地化解了他们之间的尴尬局面。
审核:闫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