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今晚报:“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津举办
来源: 今晚报2025年11月22日第3版发稿时间:2025-11-25 09:49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情景讲述《新天工开物》。

  昨日下午,“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天津举办,活动聚焦天津智造活力,探寻新质生产力实践,展现青年与城市、国家共奋进的昂扬姿态。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技局联合主办,央视网、天开集团共同承办。

理论铸魂 

解码新质生产力内涵

  活动的第一篇章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以AI“时空列车”、青年与先辈科学家的跨时空对话、解码新质生产力微宣讲为载体,生动阐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与发展逻辑。

  活动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与大家一同“踏浪新质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之子于辛参与跨时空对话,以亲身经历传递“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火种,激励广大青年在时代科技革命浪潮中勇立潮头、担当主角。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翼解答了学生代表如何将“我”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学术“理论”如何与科技产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揭示了新时代青年大有可为。

  “父亲总说,个人是一片叶,国家是整片林——叶只有长在林里,才不会被风吹落。” 于辛在现场寄语青年,要将个人前途融入国家发展的浪潮。他引用父亲的教导——“青年人的肩膀,要先扛得起国家的急难”,呼吁新一代以“一生献宏谋”的赤诚,续写与国同频的时代答卷。

  张翼认为,青年时期的学习能力远超成年人,这份天然禀赋让青春阶段成为创新活力的爆发期。他表示,中国青年的青春力量有着丰富的维度:既敢闯理论创新的“无人区”,又善搭科技转化的“快车道”,让知识成果快速落地为发展动能。

科技赋能

津门智造显硬核实力

  天津大学脑机接口团队意念操控无人机过障碍飞行、伽利略机器狗跳跃站立互动、帕西尼灵巧手毫秒级模仿……天津正写就科技未来!活动第二篇章紧扣“奋楫津门”主题,通过短片串联起天津前沿科技案例,并邀请技术团队3位青年代表登台展示津门炫酷科技成果,以脱口秀形式呈现新质青年如何“造新活儿”,优秀企业代表场景化讲述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背后的生动实践,使观众看到既有科技硬实力,又有人文温度与归属感的生动天津,全方位呈现“在天津看见未来”的智造新活力。

  天津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于海情深耕脑—机接口与神经信号处理领域多年,由她主持的国家自然青年基金项目聚焦“群体脑—机接口中的脑际神经耦合建模”,突破传统单人脑机接口局限,将研究视角投向群体社交互动中的脑际神经影响。谈及对广大青年科研人员的建议,她鼓励学弟学妹们以广泛地阅读、思考与交流保持科研激情,用持续探索助力领域发展,彰显青年科研者的朝气与坚守。

青春作答

双向奔赴绘发展蓝图

  “身处浪潮之中,我如何成为一朵奋勇争先的浪花?”第三篇章抛出青春之问,以未来职业概念时装秀、青春分享会等节目形式,展现天津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天津成就青年梦想,青年塑造天津未来。三位来自高校科研、天开园创业等不同领域的青年分享了从课堂理论跃入时代浪潮,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的鲜活故事。最后,全场共同唱响《有我》,激励青年扎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将整场活动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在火热的气氛中,现场的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和激动心情。“我的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革命性工质。它像一位‘多面超人’,拥有改变世界的不同形态。我们能用它来驱动未来核能技术的革新。”天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陈煜,向记者描述着未来火星能源基地与深海探测装备的无限可能。

  11月18日至21日,“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活动中,全国二十余家媒体的近百名工作者与正能量网络名人,走访天津高新园区、高校实验室等创新高地,记录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突破与方向。

  昨日的活动既深化了青年对全会精神的理解,更凝聚起奋进力量,让新质生产力的种子在海河两岸生根结果。活动也令思想的涟漪在师生间荡漾,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刘琪表示,未来将更加坚定教学方向,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致力于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天津大学医学院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赵若言表示,如今自己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将为国家发展不懈奋斗,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记者 王轶斐 单炜炜 郑宝丽 侯蕾

  摄影 记者 胡凌云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5-11/22/content_87646_2850501.htm

  审核:闫瑾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新增两位院士
16名南开师生荣获2025年度宝...
南开举办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
南开大学第三十二次学生代表...
天津市能源材料化学重点实验...
第四届国际信托法前沿研讨会...
南开教授在《求是》杂志发表...
《求是》杂志学刊用刊暨中央...
共青团南开大学第十六次代表...
诺奖得主Bernard Lucas Ferin...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