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祈宁)11月14日至17日,“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碳中和技术分会场”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业务东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军线上致辞。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罗景山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来自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中国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近150人参加会议。
陈军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强调,光电催化技术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期望以本次国际产学研用会议为契机,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共同促进光电催化技术的创新突破、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为全球碳中和事业贡献力量。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牛津大学教授James R. Durrant介绍了利用瞬态光谱技术分析光(电)催化反应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岗介绍了铁电材料在光催化全解水中的应用。
此外,英国牛津大学教授Ludmilla Steier,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教授Nestor Guijarro,西班牙巴斯克大学教授Federico Calle-Vallejo,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授Alexandr N. Simonov,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教授Ji-Wook Ja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Lydia Helena Wong、Virgil Andrei,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Yanwei Lum,香港城市大学教授Fatwa F. Abdi,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余家国,清华大学教授唐军旺,黑龙江大学教授井立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福祥,南京大学教授李朝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劲松,厦门大学教授程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潘林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爱龙、李少锋,天津大学教授曾亚超分别就光电催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作邀请报告。在交流环节中,与会师生与专家学者积极互动,共同探讨光电催化研究前沿和应用前景。
本次会议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聚焦光电催化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合成氨等研究方向。会议由南开大学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和eScience编辑部主办,新一代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引智基地、教育部薄膜光电子技术工程中心、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和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协办,并得到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支持。
据悉,教育部于2018年创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旨在推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聚焦产业需求、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开展深度合作,搭建中外学术交流及合作对接平台,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