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南开大学2026届毕业生首场综合类校园双选会在津南校区体育馆举行。本次双选会汇聚了近200家优质用人单位,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金融服务、教育传媒等多个行业,共提供就业岗位近8000个,吸引近5000名毕业生到场参会。南开大学第四届生涯·就业嘉年华、首场毕业生校企对接会同期举办。
三方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现场多家来自北京、天津、厦门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覆盖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备受同学们关注。“来到现场后,发现有一些之前不太了解的企业,其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也都非常适合我。”卓越工程师学院2026届硕士毕业生段国豪如是说。
从现场的情况看,南开大学2026届毕业生就业更加积极也更明确,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家企业招聘负责人介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希望学生能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和对新兴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
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好职位”和“好人才”实现双向奔赴,离不开校政企的三方合作。校企对接会上,各学院毕业年级辅导员积极与参会用人单位负责人洽谈,介绍学院专业建设、毕业生源情况等。
近年来,南开毕业生留津就业比例逐年提高。来自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企业“组团式”参加本次双选会,优质岗位众多、揽才诚意十足。
现场还有不少同学在政策咨询专区驻足,了解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和应征入伍等相关政策。越来越多南开毕业学子把就业“第一站”选在基层、中西部或者家乡,在他们看来,基层一线、家乡故土同样可以施展才华、大展拳脚。
将打造数字化“一条龙”服务
“点开小程序,简单设置求职偏好的工作地点、单位行业和岗位类型等,平台就会基于专业、学历和偏好自动筛选,并为你精准推荐最新的就业信息。”在南开大学第四届生涯·就业嘉年华,今年秋招季最新推出的“智慧就业”飞书小程序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不只是毕业生可以用,小程序还有实习、就业指导等相关活动信息,只要是南开大学的同学,都可以点击使用,帮助大家做好前置性职业探索。”该程序策划者之一、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刘越介绍。现场还设置了AI面试体验和简历修改咨询等服务,让AI和专家同时“问诊”,帮助同学们提升就业能力。
据悉,学校正在全力打造智慧就业服务新生态,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AI模拟面试、AI简历优化等数字化“一条龙”服务,动态生成学生全维度求职画像,实现招聘信息“一对一”定向推送,切实提升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
据统计,南开大学2026届毕业生预计达9806人,其中本科、博士毕业生较上届增加200余人,毕业生就业总量持续增大。南开大学正从细化就业责任、挖掘就业潜能、增强就业技能、提升帮扶效能、激发内在动能等方面精准发力,精准护航学生走好就业的每一步。
记者 单炜炜 通讯员 高雨桐
摄影 尹瀚 吴明菲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5-09/27/content_87650_2671372.htm
审核:闫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