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尖锐的防空警报划破校园的宁静,正在南开大学第三食堂附近参加军事训练的新生们,在指挥员的引导下快速有序地撤离至第三食堂地下人防工程。
9月18日下午,南开大学校园内上演了一场特殊的“应急备战大考”。南开区国防动员办公室与南开大学人民武装部依托校园内的人防工程,联合组织了一场实战化平战转换和紧急疏散综合演练。
警报响起
地下车库秒变“掩蔽所”
下午3时许,学生们正按照训练计划在南开大学第三食堂周边开展军训。突然,一阵尖锐的防空警报声响起。
“大家不要慌,这是人防演练,请听从指挥,有序向地下人防工程疏散!”一位瘦高的男生用响亮的话语安抚周边的同学,并带领大家向食堂地下车库入口移动。进入地下车库后,他主动担任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指挥员,带领大家迅速在入口处的人防工程平面图前了解人防工程各区域的功能。其他同学也纷纷踊跃参与,自发分组负责各转换子项。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各小组迅速就位,一场紧张有序的转换工作随即展开。
分工协作
防护防化设备启动运行
记者看到,转换子项分为防护、防化、水电3个转换小组,观察、动员、医疗和物资4个功能小组,每组由2到4名同学组成。各小组按图落位、按图执行,每完成一处点位转换即向指挥员报告进度。同时,指挥员派出观察组和动员组密切关注外部情况,寻找在附近待掩蔽的同学;指挥医疗组和物资组快速搭建简易救援场所,盘点物资储备间的可用物资,做好向掩蔽人员发放的准备。
工程内部,指挥调度区迅速搭建完毕,指挥员通过对讲机与各小组实时联系,掌握工作进度;各转换组有条不紊地完成防护门关闭、滤毒通风设备调试、生活水箱注水等工作;各功能组按职责完成物资清点、场所搭建,并到指定点位迎候掩蔽人员。
就近掩蔽
室外学生向工程内转移
随着观察组通过手摇报警器发出空袭预警,指挥员立即安排动员组外出接应就近掩蔽的同学。
“报告指挥员,动员组已接应到掩蔽人员,请求返回人防工程内。”指挥员接到报告后立刻指示:“请动员组有序引导掩蔽人员通过主要出入口进入人防工程”“请防化组启动滤毒模式”“请防护组协助动员组,接应掩蔽人员进入人防工程”“各功能组各就各位,在掩蔽人员进入后按职责开展工作”……
各小组迅速响应。防化组在防化值班室操作设备启动滤毒模式;防护组在主要出入口旁做好安全引导,提醒掩蔽人员注意脚下固定门框;医疗组在主要出入口远端待命,随时准备为掩蔽人员提供简易包扎和心理疏导;物资组准备好口罩、防潮垫等物资,逐一向掩蔽人员发放。
随着所有掩蔽人员进入人防工程,主要出入口的防护门再次关闭。表示解除警报的报警器发出高亢声响,此次人防工程平战转换和紧急掩蔽演练圆满结束。
本次综合演练持续近90分钟,参演人员完成了所有预定任务,有效检验了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效率和协同响应机制。
沉浸体验
国防教育入脑入心
“遇到空袭时,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最近的人防工程位置……”专业人员向学生们讲解防空袭知识,现场设置的国防动员宣传展板前也围满了学生。工作人员分发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知识手册,并向学生讲解全民国防教育日的相关背景。
“之前只是在课本上学过人防知识,今天亲身体验疏散过程,才知道真正面临空袭时该如何应对。”负责防护设备转换的同学在演练结束后说。
“这种沉浸式的国防教育比单纯上课更令人印象深刻。”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天学到的知识可能在将来某一天拯救生命。实战演练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
下一步,南开区国防动员办公室将继续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防动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努力在全区营造“人人关注国防、人人参与国防”的浓厚氛围。
记者 单炜炜 通讯员 张玮皓
摄影 张亚飞 宗琪琪
原文链接: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5-09/19/content_87650_2642396.htm
审核:闫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