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天津日报:强化“四个协同” 开拓数字出海新航道
来源: 天津日报2025年9月11日第6版发稿时间:2025-09-12 10:40
记者 袁诚

  近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在津成立。该平台将为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天津如何用好平台,联动京冀,更好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壮大?

  对此,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严兵。他认为,平台的成立,标志着京津冀首次以“区域整体”身份参与国际数字合作,带来多重发展机遇。三地要在利益共享、数据流通、联合招商等方面优化机制,深化算力、数据、场景等领域协同,推动京津冀从“物理协同”走向“化学融合”。

  平台为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天津作为平台承载地,可依托港口、信创产业和算力优势,成为区域企业拓展上合组织国家市场的‘跳板’,带动北京技术、河北制造‘链式出海’,打造数字出海门户。”他说,平台将加快跨境数据、算力、标准等方面“软硬联通”,助力京津冀共建“算力走廊”,提升区域整体数字基础设施能级;通过联合实验室、人才中心、技术转移机制,平台将推动形成“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制造”的国际合作闭环,提升京津冀在全球数字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三地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数字农业等领域深度协作,整合产业优势联合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示范工程项目,在国际市场形成“京津冀数字品牌”。此外,京津冀地区科教资源丰富,可以借此契机,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在数字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培养和吸引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心联通”。

  在严兵看来,当前,京津冀三地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错位互补、协同演进”的良好格局。作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北京聚焦大模型、数据要素市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方面,承担着“大脑”功能;天津信创产业全国领先,算力基础设施雄厚,是区域数字经济的“枢纽”与“出海门户”;河北省承接能力强,张家口为“东数西算”工程枢纽节点,正定、雄安等地加速建设数据中心、布局智能制造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整体上看,三地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但仍处于“联而未融”的阶段。

  依托平台,京津冀在数字经济领域该如何协同联动,形成更大合力?严兵建议,三地要重点抓好“四个协同”。在算力协同上,北京突出算法原创、天津做强算力芯片、河北省放大绿色能源优势,三地共建“京津冀算力一张网”;在数据协同上,三地要探索共建京津冀数据要素联合交易所,实现“一地登记、三地互认、实时交割”,让数据像资本一样在区域间无感流动;在场景协同上,京津冀可实行“场景联合发布、三地同步揭榜”模式。比如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北京负责顶层设计,天津负责港口无人卡车应用,河北省负责高速干线测试,把单一城市示范升级为“京津冀数字走廊”;在链式协同上,三地可围绕信创、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双机制。北京作为链长,负责制定标准,天津与河北省作为链主,分别主导系统集成与规模化制造,通过“四个协同”,把行政区划的“边界”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接口”,将京津冀打造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数字枢纽和上合数字经济规则制定的试验田。

  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9/11/content_143088_2613485.htm

  审核:丛敏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喜迎2025级新生
南开作品获教育部2025年教师...
2025南开公司治理指数和绿色...
南开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迎来...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团...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李月:...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南开大...
南开大学欢送6名学子参军入伍
南开大学召开2025年度学生军...
南开科研团队开发肿瘤微环境...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