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为我国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带来机遇。在此背景下,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可以在哪些重点领域挖掘合作潜力?如何携手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落地,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
他认为,我国可充分发挥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领域形成的核心技术、商业模式及成熟经验优势,加快与上合组织国家企业对接合作,构筑数字出海“聚集地”,拓展合作新空间。
“我国正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在这一进程中,天津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融合应用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刘刚说,近些年,天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形成了竞争力强、集聚度高的数字产业集群。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天津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深度应用,构建起以智能科技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上合组织国家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刚表示,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优势互补。天津在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医疗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具备优势,上合组织国家丰富的产业场景为数字化技术应用提供了沃土。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的设立,是深化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关键举措。在刘刚看来,当前,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数字经济合作仍处于初期阶段。该平台有助于明确合作路径、凝聚共识,为后续务实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提供支持。
“深入了解上合组织国家产业发展中的数字化需求是合作的前提。”他建议,天津要充分发挥港口和制度创新优势,集聚国内优质数字企业资源,加快形成企业出海的“聚集地”,携手走出一条互利共赢、共同繁荣之路。
新闻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5-09/03/content_143088_258405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