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光明网:“格萨(斯)尔”史诗口传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坊在天津举办
来源: 光明网 2025年4月24日发稿时间:2025-04-25 10:27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日前,由南开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南开-利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项目——‘格萨(斯)尔’史诗口传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坊”在天津举办。本次工作坊以“守护人类口传史诗巅峰之作,探索活态传承创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学者、非遗传承人及相关领域工作者,开展交流互鉴、共同研究探索,为推动非遗保护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工作坊整合南开大学汉藏语学科70余年的学术积淀与利兹大学在濒危语言及口传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经验,构建起多学科交叉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内容涵盖“口头程式理论与表演民族志”“田野调查伦理与数字记录技术”“文化可持续性理论应用”等前沿内容,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包括音频视频记录、TaSHI数据库应用等实用技能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坊特别注重“国际化视野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一方面,引入利兹大学民俗学、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理论,与中国非遗保护实践形成对话。另一方面,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构建具有中国气派的史诗研究话语体系做出探索。《格萨(斯)尔》保护与研究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多民族学者的协同努力,而数字智能时代的到来,更让这部“说不完的史诗”获得了跨越语言、地域的传播可能,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桥梁。

  活动期间,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玉树州《格萨尔》研究学会向南开大学文学院捐赠《格萨尔》史诗汉译本31册、《格萨尔藏汉对照规范大辞典》(1册)、《格萨尔英雄史诗音乐大典》(上下2册)、《格萨尔史诗谚语警句选录》(上下2册)、《格萨尔英雄人物图像荟萃》(1册),共计图书5种37册。这些书籍凝聚着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心血,是《格萨(斯)尔》史诗研究与传承工作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对于《格萨(斯)尔》史诗文化保护与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极高价值。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最长的活态史诗,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工作坊搭建的学术平台将持续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助力构建“格萨尔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当古老的英雄史诗遇见数字智能,当东方智慧与国际经验深度碰撞,这场跨越学科、跨越国界的文化实践不仅为《格萨(斯)尔》史诗的传承注入青春力量,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原文链接:https://share.gmw.cn/feiyi/2025-04/24/content_37987973.htm

  审核:丛敏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天津市科技局一行来南开大学调研
恒源祥(集团)创始人、擘雅...
南开与山东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
南开校友总会物理校友分会换...
梨棠春日 南开校长与大学生高...
田刚院士与埃菲·杰曼诺夫院士...
学校召开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
【学习教育】校领导为学生党...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