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媒体南开
贵州日报:积极探索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来源: 贵州日报2025年4月15日第08版发稿时间:2025-04-16 10:50

石培华

  贵州文旅体融合优势突出,近年来文旅体融合取得瞩目成就,淳朴乡情与竞技运动交织成歌、传统节庆与现代赛事交相辉映,快乐运动、纵情山水、畅享文化、多元体验、穿越时空,探索出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文化、体育、旅游、康养等领域融合发展,已成为贵州消费新增长点,成为“多彩贵州”新名片,初步展现出了贵州旅游新风采。贵州是首批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截至2023年,全省建成生态体育公园104个、汽车露营基地100个、创建32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4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个体育特色小镇,授予24个体育旅游示范县、40个体育旅游示范点、培育11条体育旅游黄金线路,获批全国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条,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基地、产业示范项目、产业示范单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9个,国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34个、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105项次。

  贵州如何进一步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需要进一步挖潜力、扬优势、补短板,抢占发展新赛道,围绕山地特色,深化推进“文旅体+”多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将文旅体融合作为凸显生态优势促进绿色发展的突破口、促进贵州文旅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新引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进一步高质量打造“户外运动天堂”。贵州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全年气温适宜、夏季舒适凉爽,山形地貌丰富多样,拥有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适宜全年龄人群参与体育旅游。有着极其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和场景,遍布山峰、峡谷、峰林、天坑、地缝、河流、石沟、溶洞、瀑布等奇观,具有打造漂流、蹦极、攀岩、露营、徒步、登山、马拉松、飞越丛林、垂钓等户外运动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针对三类文旅体重点客群(热衷体验户外运动“Z世代”青年群体、体育研学中小学生群体、运动康养的中老年群体),针对“竞、健、闲”三类市场人群,重点发展“3+5+1”体育旅游运动分类体系,即“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民族民间运动”3项重点发展运动、“冰雪、航空、汽摩、健身养生、时尚”5项特色运动、1项竞技体育旅游。加快发展山地运动+避暑休闲、山地运动+山水观光、山地运动+养生度假旅居等文旅体融合新业态。

  着力打响世界级户外运动旅游品牌。其一,充分利用“万桥飞架”独特场景,打造蹦极、极限运动等世界一流户外运动旅游产品。目前建成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桥梁中贵州有4座,排名前100的桥梁,贵州有近一半,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其二,利用天下奇洞汇贵州优势,打造洞穴文旅融合产品。“洞”是贵州最具标志性的世界名片之一,贵州有上万洞穴,创新各类“洞”游新玩法,可成为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抓手。其三,充分利用贵州水系和地貌优势,着力打造各种不同特色的漂流等水上运动文旅体融合产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漂流旅游首选目的地。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水系、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等大水系构建了贵州水上户外运动重要纽带,河流、湖泊、飞瀑、温泉等资源丰富,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地下暗河四通八达,“显山不露水”,适宜开展丰富的水上运动及康体养生。其四,打造登山、马拉松、骑行和徒步、户外拓展等产品。大娄山、苗岭、乌蒙山、武陵山等山脉,山高谷深,险峰、峡谷、天坑、峰林遍布,具备开展山地体育旅游的绝佳条件。其五,开展山地航空运动,依托喀斯特地貌条件,利用天坑、峡谷等高落差开阔空间腹地,开展热气球、动力滑翔、翼装飞行等航空极限运动,和跳伞、空中漫步、高空秋千等网红体验项目。

  进一步做大“村”字号IP。贵州近年来涌现了“村超”“村BA”“村T”“村马”“村艺”“村歌”等系列“村”字号IP,探索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打开了文旅体“超快乐”新价值。应争取国家支持贵州举办全国“村博会”和建设“村交所”,创新构建乡村振兴全国展示交流发展平台。加快深化贵州足球和篮球两大球文化和产业发展,建设足球小镇和篮球小镇,加快发展足球和篮球等球类生产制造,并创意推进足球和篮球生产与非遗结合,拉长足球和篮球产业链。

  加快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贵州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如赛龙舟、丢花包、抢花炮、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竞技性,还展现出独特民族风情。同时深化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四渡赤水”国际激流纵渡挑战赛、中国·赤水河谷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中国·梵净山世界龙舟锦标赛等著名赛事。加快发展不同类型的贵州乡村振兴文旅体融合基地,进一步打响“和美乡村”民间体育赛事旅游品牌,打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文旅体融合赛事,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赋能文旅体融合。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贵州又是长征中的伟大转折发生地。用国际眼光挖掘与世界其他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情感纽带和情感价值,打造具有世界吸引力的长征、抗战等文旅产品。依托优美险峻的大娄山自然资源及全国独树一帜的红军长征资源,串联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黎平会议旧址等重要节点,整合“长征线路体育拓展线路”等产品。突出红色娄山关、赤水河谷等红色资源特色,开展激流纵渡、徒步越野等文旅体融合项目,合力打造“万里长征”品牌。

  进一步打造文旅体融合发展集聚区。进一步打造“万峰林山地户外极限探险体育旅游区、赤水河谷户外体育旅游区、环雷公山民族体育旅游区”三大引领核心区。打造“大黄果树极限探险体育旅游区、贵阳—贵安城市体育旅游区、海龙屯军体户外体育旅游区、凉都避暑—冰雪体育旅游区、环梵净山户外康体体育旅游区、百里杜鹃山地休闲体育旅游区、天坑山地户外极限体育旅游区”七大特色区域。此外,依托自然和文化等线性廊道,打造全省六条体育旅游发展带,即喀斯特极限体育旅游带、红色拓展体育旅游带、民族体育旅游带、乌江水上体育旅游带、武陵康养体育旅游带和亚高原避暑冰雪体育旅游带。通过“六带”和“十区”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文旅体聚集区,构建贵州世界级文旅体目的地。

  加快发展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业。文旅体融合发展在进入大众化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专业化发展时代,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广阔前景。要充分利用文旅体消费动力和带来的丰富场景,加快培育配套的装备制造业。依托贵州三线文化及航空零部件产业制造基础,引入专业体育器械及精尖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航空运动品牌。借助户外运动引入缆车悬索、自行车、低空等户外装备制造业和维修改装业,激活具有山地和民族特色的体育工艺品加工业。全面贯彻落实贵州省《关于支持文体康旅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重点推动文体康旅产业园建设,成立产业基金为文旅体康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专项金融支持。

  加快培育做大文旅体经营主体,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教发展。深化文旅体融合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旅体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新延伸产业链和利润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企业集团,引导和支持企业实现垂直、细分、专业发展,鼓励各类中小微文旅体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文旅体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专业组织发展。加快文旅体融合新型人才培养和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文旅体融合更出彩。

  打造全年候文旅体融合胜地。发挥贵州山地地形和气候优势,打造多梯度文旅体融合胜地,打造适宜不同季节的文旅体融合产品,打造四季赛事和文旅体融合新业态,形成贵州全年化、专业化、层次化的体育赛事节庆和文旅体融合产品业态体系,实现节赛相融、全年无休、全民参与、全面引爆的全周期全客群体育旅游氛围,使多彩贵州实现月月有节、全年无休的多彩户外运动嘉年华。以深化文旅体融合为红线,串起贵州万山千水、千乡万村、文化千岛,激活贵州多彩山水、多彩文化、多彩风情、多彩奇观、多彩生活、多彩生命,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作者为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A1岗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szb.eyesnews.cn/pc/cont/202504/15/content_150026.html

审核:丛敏

编辑:南欣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一行来访
格拉斯哥大学副校长来南开访...
南开大学“感念大师”系列奖...
我校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
陈雨露带队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我校开展“筑牢青春防线 共护...
南开三人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
我校参加教育部2025年全国教...
人民日报:陈雨露:在理论和...
南开大学联合发布《中老年癌...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