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争论扫雷技巧 黄蓉做数独有口诀
“乐游数海”看谁能赢
盒子里还剩下4颗棋子时,9岁的小丁同学认输了,“不管我现在取1颗还是2颗、3颗,都是对方姐姐能取最后一颗战胜我。”站在“巴什博弈挑战赛”前,小丁喃喃自语:“是不是掌控好4的倍数,就能赢?”
“我不要奖品,哥哥能不能让我再玩一局。”中学生王同学着迷“风险与收益博弈”游戏,第二局在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中“投资”,他放弃之前全部的高风险,改投中风险,反而胜出。“这里包含博弈论、概率、决策优化,都是数学,你到了大学都能学到。”大二的王飞鸣介绍。
面对“9×9”数独,来自文学院的李同学向同伴介绍:“其实咱中国传统的九宫格也算是古老的数独了吧。”他还举例,在南开大学的名誉教授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就有“破解口诀”:戴九履一,右三左七……
“爸爸当年上学时,可是有名的‘扫雷王’。”张先生有点不满意儿子刚才没有通关“扫雷”游戏。“不就是靠运气嘛!”儿子也有点不服输。“运气?靠的是思考!”张先生很坚定地这样认为……
到场的每个人,都在20余种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数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作业里,它还可以玩起来。昨日上午,记者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乐游数海”趣味游园会上见到的热闹场景。
千余人沉浸“我为数学狂”
为了庆祝“国际数学日”,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面向校内外师生举办“π动向未来”南开大学2025年数学文化节活动。
作为参与性和体验感最强的“乐游数海”趣味游园会,在昨天上午开启后,不仅吸引本校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南开中学、日新学校、南开附小的中小学生也纷纷赶到现场,一起“玩”起了数学,到下午2点左右结束时,超过1000人到现场参与互动。
现场包括蛇梯棋、魔法方程挑战、转七巧板、趣味数独、鲁班锁、幸运转盘大冒险、陶哲轩游戏、双人24点、尺规作图等超过20种的不同的游戏项目,蕴含了各种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原理,让大家不亦乐乎。
记者在游园会现场看到,现场的数学游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相应学科和学术背景才能完成的数学题目,比如里面具有的数学专业知识比较多一些,其实是基于一些数学题演化出来的游戏,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数独。二是浸透了一些数学的逻辑思维,它需要考察数学后面隐藏的一些基本能力的游戏。三是关于数学文化的一些相关科普内容。
小游戏背后隐藏数学大佬
游戏中隐藏着太多的数学原理了。数学院一年级的孙霄宇在现场介绍说,博弈论属于应用数学,博弈论中策梅洛定理就是由数学家恩斯特·策梅洛提出,“在信息完全透明、无运气成分、步数有限的双人游戏中,先行者或后行者中必有一方拥有必胜或必不败的策略。”
“包括棋类等很多游戏都可以应用这个数学定理。”现场还有数独、尺规作图、一笔画等游戏,孙霄宇说,这些看似简单、日常的算术、画图游戏,实际上涉及数论、域论、图论等深刻的数学领域,大数学家高斯、欧拉等人曾对其进行过深刻的研究。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从数学专业转到统计专业的王飞鸣同学以“投资游戏”为例,是用数学建模来完成概率的设计和相关决策的。
“数学不是每天上课去做的习题,或者只是课本上的等式、公式、计算,它可以应用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部分。”这是现场很多参与者的心声。数学不枯燥,很有趣味性、很生动,可以玩起来,到场的孩子们心中,或许已经埋下一颗“数学好玩”的种子。
记者 单炜炜
摄影 记者 姜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