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多彩校园
“导师有约”漫谈“俄罗斯世界遗产”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10-31 08:16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邬佳启 周文钰)10月27日,由南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导师有约——师生交流下午茶”活动在第七教学楼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黄明拓作题为“俄罗斯世界遗产”的学术讲座,带领在场同学深入探寻俄罗斯世界遗产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

  讲座伊始,黄明拓老师从宏观数据切入,介绍了俄罗斯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况。他指出,截至2024年,俄罗斯联邦境内共有32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总数位居全球第九。其中包括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11处,后者在数量上与加拿大并列世界第四。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俄罗斯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在文化与自然遗产领域所呈现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在文化遗产专题部分,黄明拓老师聚焦圣彼得堡与莫斯科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从圣彼得堡作为“通向欧洲之窗”的历史定位出发,剖析了其巴洛克与洛可可等建筑风格所承载的欧洲文化影响。透过对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琥珀宫、滴血大教堂等标志性建筑的生动解读,黄明拓老师揭示了这些遗产背后的帝国历史印记与社会变迁轨迹。在谈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红场时,他特别提及俄罗斯建筑中融入的中国元素,带领大家感受中俄两大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交流与互鉴。此外,黄明拓老师还延伸介绍了基日岛木结构教堂、喀山克里姆林宫等其他重要遗产地,从建筑特征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讨了俄罗斯多民族、多宗教长期共生的历史传统,以及自基辅罗斯时期以来欧亚文明交汇的复杂历程。

  在自然遗产方面,黄明拓老师以科米原始森林、贝加尔湖、堪察加火山群等为例,阐释了俄罗斯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与生物多样性。他指出,这些广袤而未经大规模开发的生态系统,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特有的豁达与坚韧。

  整场讲座结构清晰、内容翔实,黄明拓老师凭借深厚的学术涵养与清晰的逻辑脉络,将俄罗斯辽阔疆域上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与文明演进框架中加以解读。他不仅系统梳理了遗产本身的价值,更深刻揭示了其作为民族记忆载体与身份认同象征的深层意义。本次活动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以“遗产”为独特视角,为学生们搭建起理解俄罗斯历史轨迹、文化心理与当代图景的学术桥梁。它启示着我们,世界遗产研究不仅是守护人类文明与自然瑰宝的实践,更是推动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讲座最后,与会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对俄罗斯文化的认知维度,也进一步激发了探索世界遗产、促进文明互鉴的兴趣与责任感。今后,外院“导师有约”系列活动将继续搭建高水平的师生交流平台,助力南开学子学术视野与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赵美蓉任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
eScience卓越讲座举行
南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胞与...
南开大学环境学科创建五十周...
【关注“三新”建设】面向国...
【关注“三新”建设】新华网...
南开团队在植物生殖生物学领...
南开北大清华三校校友重走西...
南开大学举行杨振宁先生追思会
深切悼念杨振宁先生 葛墨林院...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